快訊

亞運籃球/林信寬絕殺南韓 男籃3X3勇闖金牌戰

台中高鐵站自由座「驚人長龍」外溢到站外 北漂族排了2小時傻眼

台中小一課堂設「互打報告時間」?家長批孩遭公審 師反告控霸凌

台中市一所國小家長上網指控,說該國小一年級的女班級導師在課堂上設「打報告時間」讓小孩被相互打小報告。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中市一所國小家長上網指控,說該國小一年級的女班級導師在課堂上設「打報告時間」讓小孩被相互打小報告。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中市一所國小家長上網指控,說該國小一年級的女班級導師在課堂上設「打報告時間」讓小孩被相互打小報告,違成心理陰影。學校為此已展開調查,但被指控的女老師則駁斥家長說法,表示指控多為憑空想像,導致她被網友公審,造成網路霸凌,已向警方提出誹謗告訴。

一名家長上網在臉書發文指控,「該名老師每天放學前會用5~10分鐘時間召開打報告時間,讓全班的同學們互相打小報告,要打小報告的人就舉手,遭到被打報告的學童需要站在講台上,接受台下同學的指證~嘲笑,老師更甚至於威脅的口氣,不承認犯錯就要告訴爸爸」。

他說:「這樣類似公審的方式用於國小一年級七歲孩童,讓小孩子站在台上去承受如此沉重的壓力,更造成小孩會因為討厭而亂指證討厭的同學,這樣一個公審帶風向讓小孩對立的教育令人髮指」。

但被指控的女老師也在這位家長的臉書下方聲明,表示這名家長在對她的教學指控,多為憑空想像、多所誤解,學校已依規定進行調查,相信很快可以了解真相,不應未審先判。

她說,這名家長僅憑一己之想像,捏造事實,在網路散布學校及她的個資、照片及不實指控,讓網友公審她,已造成網路霸凌及公然誹謗,導致她身心受創,她已向警方提告,盼司法維護正義,維護教育工作者的尊嚴,還老師一個公道。

學校為此今天發了聲明說,4月下旬接獲一年級學生家長反映有教師疑似不當管教事件並向學校申請調查,學校立即進行校安通報,並將此事件呈報教育局知悉,後續召開校事會議決議受理,並立即啟動教師輔導與管教案件之調查程序,刻正積極調查中,並將就調查結果依法秉公處理。

學校說,本案4月26日組成調查小組啟動調查,5月4日起陸續約訪當事人、關係人,目前刻正撰寫調查報告階段。營造友善校園環境,維護學生受教權益,學校責無旁貸。學校將持續宣導正向管教,暢通親師生溝通管道,為孩子教育而努力。

【文教熱話題】

▪ 【專題】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青少年邊玩邊學的網路世界
▪ 【專訪】從小「超愛講話」斜槓學生兼網紅 她如何做到14歲YT就有8.6萬訂閱?
▪ 【專訪】親子3C衝突一招化解 媽媽「不窺探」的溫柔:社群就是孩子另一張臉
▪ 【專訪】青少年社群成癮逼瘋爸媽?心理師的殘酷領悟:快50歲感覺快被淘汰
▪ 【專訪】高三生YTR企劃拍片剪輯一手包!父母默默關注、大方贊助設備
▪ 【專訪】社群如雙面刃有好事有壞事 高三生愛用Study With Me讀書變自律!
▪ 「數位原生世代」學習神器調查 直播「讀書」竟有百萬人搶看?
▪ 【街訪】封鎖爸媽的原因竟是...青少年都在用的APP你聽過幾個?
▪ 【街訪】學霸都下載什麼App? 直擊Z世代數位學習工具

網路霸凌 爸爸 教育局 台中市

延伸閱讀

22歲援交美女驚變「40歲老阿姨」 男氣拒付車費兼公審

抓包工讀汪偷懶!烤肉店老闆發文公審嘆「日休7小時」 網笑翻:做得很好啊~

楊丞琳當評審要舞者「做好表情管理」 網酸:自打臉

2天鵝齊攻狠啄小貓熊屁股!網質疑霸凌「怎會關在一起?」園方出面解答

相關新聞

苑裡鎮首辦兒童參與式預算投票 12提案電競比賽最高票

苗栗縣苑裡鎮公所推動號稱全台首次舉辦以兒童為主體的參與式預算,上午在鎮立體育場辦投票園遊會,邀學童參與投票,總計投下27...

搶救人社班 院士進駐高中開課

台灣「重理工、輕人文」風氣盛,政府又力推資通訊領域,儘管新課綱增設人文選修課,仍挽不回高中人社、語文資優班式微趨勢,大學...

竹中校史館提報文資 8日現勘

新竹高中校史館已有91年歷史,乘載師生共同記憶,如今做為校史館常設展區,由於缺乏空調設備又漏水,竹中校友今年向文化部提報...

高雄近萬弱勢學生 今起可持卡到超商兌換生理用品

高雄市生理用品數位票卡今天正式上線,經濟弱勢學生可持一卡通票卡到4大超商兌換多元生理用品,估計有9000名學生受惠。

花蓮國中生少229人 3國小0新生

昨天開學日,花蓮縣內國中學生數較上學年度減少229人,減少3班,國小增加106人、3班,不過,國中小新生數都減少,港口、...

國小開學日 多校新生入學僅1人

昨天開學日,高屏澎東多所學校新生僅個位數,甚至只有1人,高雄市新生2萬761人,較去年減少1002人,有42所學校新生1...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