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學院8月更名德育護理學院 今揭牌敏盛送禮捐3千萬

經國學院8月更名德育護理學院,今先揭牌敏盛送大禮捐3千萬作為校務發展基金。記者游明煌/翻攝
經國學院8月更名德育護理學院,今先揭牌敏盛送大禮捐3千萬作為校務發展基金。記者游明煌/翻攝

教育部核定通過8月1日起,經國管理學院將更名「德育護理健康學院」,學校今天舉辦校慶大會與揭牌儀式。敏盛集團宣布捐贈3000萬元作為校務發展基金,師生可以到集團醫院、長照、餐飲等單位實習、就業,出路更寬廣。

揭牌儀式到場貴賓有市長謝國樑、立委蔡適應、議長童子瑋、敏盛集團楊弘仁執行長等,一起見證學校改名的新的里程碑。

謝國樑說,感謝校方為基隆培育管理、醫護與觀光人才,對於北台灣長照產業人才育成與就業會將有實質助益。基隆醫療服務提升是市政亟需推動面向,希望引進更多的醫療與護理資源,期許德育護理健康學院,繼續培育更多的護理人才。

敏盛集團執行長張弘仁送給學校大禮,將捐贈3千萬作為校務發展基金,規畫相關方案提供資源給護理系的師生,鼓勵護理系畢業的學生直接到集團醫院實習、就業,希望在提供一定的保障下,使教師、員工與學生都安心地投注在人才培育上。

校長翁進坪頒贈傑出校友、優良教職員工,他說經國學院前身是「德育護專」,造就許多領域的傑出人士,在面臨高齡化的社會來臨,將結合護理系、高福系、餐飲系等投入在精準照護、精準餐飲產業。

為讓學生謀得一技之長,學校極力推動「三照兩證」,要求畢業生有專業證照,例如111年度第2次專技高考護理師考試放榜,就有第四名的佳績。除了專業證照外,也把電腦證照、英語檢定列為畢業門檻,讓學生順利就業。

經國學院8月更名德育護理學院,今先揭牌敏盛送大禮捐3千萬作為校務發展基金。記者游明煌/翻攝
經國學院8月更名德育護理學院,今先揭牌敏盛送大禮捐3千萬作為校務發展基金。記者游明煌/翻攝
經國學院8月更名德育護理學院,今先揭牌敏盛送大禮捐3千萬作為校務發展基金。記者游明煌/翻攝
經國學院8月更名德育護理學院,今先揭牌敏盛送大禮捐3千萬作為校務發展基金。記者游明煌/翻攝

【文教熱話題】

▪ 【專題】數位原生世代大揭密 青少年邊玩邊學的網路世界
▪ 【專訪】從小「超愛講話」斜槓學生兼網紅 她如何做到14歲YT就有8.6萬訂閱?
▪ 【專訪】親子3C衝突一招化解 媽媽「不窺探」的溫柔:社群就是孩子另一張臉
▪ 【專訪】青少年社群成癮逼瘋爸媽?心理師的殘酷領悟:快50歲感覺快被淘汰
▪ 【專訪】高三生YTR企劃拍片剪輯一手包!父母默默關注、大方贊助設備
▪ 【專訪】社群如雙面刃有好事有壞事 高三生愛用Study With Me讀書變自律!
▪ 「數位原生世代」學習神器調查 直播「讀書」竟有百萬人搶看?
▪ 【街訪】封鎖爸媽的原因竟是...青少年都在用的APP你聽過幾個?
▪ 【街訪】學霸都下載什麼App? 直擊Z世代數位學習工具

謝國樑 基隆 長照

延伸閱讀

靖娟兒童安全調查基隆末段班 謝國樑將邀來看改革現況

交通部救行人地獄人走車全停 謝國樑:較大路口將實施

謝國樑:以國道客運9026分流經驗 擬改善1815路線

連2日搭9026分流通勤族肯定 謝國樑:1815也擬分流改善

相關新聞

台鋼入主高苑 遭前教職員投訴牟利

高苑科大因經營狀況不理想,去年9月遭教育部列為專案輔導大學,台鋼集團今年5月宣布投入3.8億,讓高苑解除輔導,並推出多項...

統測報考數5年大減遠超學測 專家憂產業人才將現大缺口

少子化讓大學紛紛減少招生名額,近五年一般大學與科技大學四年制日間部,合計已減招1萬9810人,減少10.43%。不過,大...

四技二專甄選入學放榜 分發錄取率95.7%創新高

112學年四技二專甄選入學招生管道今天放榜,今年有122校提供4萬3037個名額,2萬6508人登記志願序,錄取2萬53...

逾30人去熱炒店「嗑光2桶白飯」酸不補飯 北科大學生狂刷1星負評挨轟

台北市知名熱炒店昨(8日)Google評論遭刷1星負評,只見留言客人指控店家「不補飯」,稱整天好心情因此遭毀。對此,業者喊冤,因為晚餐時段突湧入30多名大學生...

遠東科大拚轉型 將裁員61人

創校近55年的遠東科技大學招生人數持續下滑,台南市府證實接獲大量解雇61人通報,員工質疑被財團插手營運。遠東科大教務長黃...

公東機械科 11人乙級檢定全過

台東私立公東高工因財務問題,日前被教育部列專輔學校,引起各界關心,但校內師生不畏負面訊息,機械科11名學生表現優異,全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