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南楠西區地震災情嚴重 黃偉哲宣布停止上班上課

嘉義縣大埔鄉傳地震災情 1月21日停止上班、停止上課

雲林縣拚2.5萬組課桌椅汰換 這學校發揮巧思讓課桌椅重生

雲林縣石榴國中課桌椅再生銀行結合木工、藝術課程,發揮巧思將課桌椅變成公共藝術作品及研習材料,讓愛物惜物精神延續課桌椅生命。圖/石榴國中提供
雲林縣石榴國中課桌椅再生銀行結合木工、藝術課程,發揮巧思將課桌椅變成公共藝術作品及研習材料,讓愛物惜物精神延續課桌椅生命。圖/石榴國中提供

雲林縣公私立國中小學及縣立高中課桌椅截至去年底有7成需要汰舊換新,縣府補助4800萬元進行汰換,希望在今年七月底前全面完成,部份學校加緊汰換流程,要讓應屆畢業生有機會使用全新課桌椅,石榴國中課桌椅再生銀行發揮巧思,讓汰換下來的課桌椅重生循環再利用。

雲林縣府教育處副處長林慧蓉表示,過去課桌椅都採損壞修繕方式,中央沒有補助預算協助學校汰換,縣長張麗善考量很多課桌椅都已經修到不能再用,去年編列4800萬元經費,汰換損壞嚴重的課桌椅,經盤點,全縣約2萬5千組課桌椅需更換。

目前各校陸續進行課桌椅汰換作業,並視需求採購調整型或固定式課桌椅,已有7成學校完成汰換課桌椅作業,預計七月底全數完成,斗六國中校長林吉城表示,學校汰換數量較多,廠商仍在備貨,希望趕在五月底前完成,讓三年級應屆畢業生也有機會使用新的課桌椅。

斗六鎮南國小校長梁博雍表示,學生在校時間長,課桌椅是經常使用的設備,若桌面不平整、桌腳鬆動,確實會影響孩子學習,希望嶄新的課桌椅能讓孩子學習無慮。

雲林縣府今年在石榴國中設立課桌椅再生銀行,目前已有500套汰換的課桌椅在該校進行再利用,校長林俊賢表示,這批汰換下來的課桌椅多數是民國89年的課桌椅,已不堪使用,學校結合木工、藝術課程,發揮巧思將課桌椅變成公共藝術作品及研習材料,讓愛物惜物精神延續課桌椅生命。

雲林縣石榴國中課桌椅再生銀行結合木工、藝術課程,發揮巧思將課桌椅變成公共藝術作品及研習材料,讓愛物惜物精神延續課桌椅生命。圖/石榴國中提供
雲林縣石榴國中課桌椅再生銀行結合木工、藝術課程,發揮巧思將課桌椅變成公共藝術作品及研習材料,讓愛物惜物精神延續課桌椅生命。圖/石榴國中提供
雲林縣石榴國中課桌椅再生銀行結合木工、藝術課程,發揮巧思將課桌椅變成公共藝術作品及研習材料,讓愛物惜物精神延續課桌椅生命。圖/石榴國中提供
雲林縣石榴國中課桌椅再生銀行結合木工、藝術課程,發揮巧思將課桌椅變成公共藝術作品及研習材料,讓愛物惜物精神延續課桌椅生命。圖/石榴國中提供
雲林縣石榴國中課桌椅再生銀行結合木工、藝術課程,發揮巧思將課桌椅變成公共藝術作品及研習材料,讓愛物惜物精神延續課桌椅生命。圖/石榴國中提供
雲林縣石榴國中課桌椅再生銀行結合木工、藝術課程,發揮巧思將課桌椅變成公共藝術作品及研習材料,讓愛物惜物精神延續課桌椅生命。圖/石榴國中提供

張麗善 斗六 雲林

延伸閱讀

疫後觀光雲林帶頭衝 「香客變遊客」策略奏效

楊子儀遭封殺後重生! 3戲連播認了:年輕不夠圓融

中國1158萬畢業生創紀錄 謀職太難祈求上蒼眷顧

雲林1到3月遊客數超越111年全年 北港2宮廟人最多

相關新聞

少子化 高中免試名額18.8萬 創新低

教育部昨公布一一四學年度高中免試入學、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及五專完全免試入學等招生簡章,在少子化影響下,高中免試入學名額...

校園耕田種菜...首屆國家食農教育獎 彰化北斗國中獲表揚

第一屆國家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今頒獎,彰化縣北斗國中2014年起步,在校園開闢農田、搭建雞舍,成立學生社團參與農耕和學習田...

北市委辦德育經營幼兒園捲狼師案 教育局:7月底提前解約

由德育護理健康學院學院於北市經營的2家教保機構,日前有狼師對孩童不當對待遭起訴,其中一所非營利幼兒園由北市教育局委託辦理...

外籍師遭小學生比中指 施景中:大人不良身教深深危害下一代

英國籍美語補習班老師Liza Milne遭2名國小6年級學生比中指,家長卻毫無作為,讓她憂心孩子未來的發展。台大醫院產科...

影/「什麼叫做不見了」學生找嘸考卷 女老師暴怒踹桌椅畫面曝光

宜蘭礁溪鄉某國小一年級學生疑因找不到考卷惹怒老師,女老師大聲斥責質問學生,還踹踢學生桌椅,全班學生嚇到不敢講話,被踹桌椅...

高一女教國一弟數學「氣到哭」 網勸教育外包:為家庭著想

用心教導別人對方卻不領情,真的會讓人很委屈。近日有一位高中生發文,表示自己在教國一弟弟數學時十分認真,但弟弟卻相當不耐煩,讓她直接「氣到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