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冷眼集/教部態度曖昧 教學正常化淪口號
正逢私立國中放榜季,教育部長潘文忠也曾公開批評「私中小聯考」扭曲國教本質,部分立委也認同私校在國中小階段不該以考試篩選學生,有意修法讓私中入學回歸登記、抽籤。但修法口號喊得勤,卻未有積極行動,曖昧的態度讓私中把招生方式改得更複雜,學生也不放棄任何進入私中的機會,壓力有增無減,再次背離教改初衷。
為避免再被貼上小聯考標籤,中部十五所私中改採多元入學,要審酌學生國小五年級及六上學業表現,以及國小四年級起的多元表現,包含校內外競賽、才藝或語文檢定、課外學習成果、志工或幹部服務,及其他獲獎,每人至多十件。小六學生等同提早「轉大人」,適用高中升大學的多元入學機制。
多元入學美其名能發掘孩子不同面向的潛能,背後卻充滿了各類「銀彈」投資。
近來各私中陸續放榜,不少家長在私中臉書交流社團大發焦慮、失落文,認為多元入學比以往準備考試入學還要辛苦,甚至有大班家長已在超前部署,各方人馬都不放棄任何一絲爭奪入學門票的機會。
教育部喊支持修正私校法,宛如打開「潘朵拉的盒子」,私中怕計畫趕不上變化、以動制靜。過去學生從中年級開始補習,現在可能是從中年級開始砸錢參與各類營隊、競賽、檢定,教育部若不積極「推」修法一把,朝野立委也不處理,讓入學制度定錨,教育機會均等、教學正常化,將淪為口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