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消滅「福壽螺」露曙光 3高校生研發裝置終結螺卵

福壽螺是令全球頭痛的入侵種,入侵台灣更長達44年,危害水生作物,茭白筍也是其中一,國立暨大附中、中山工商師生跨校研究,運用AI人工智慧技術發明「福壽螺終結裝置」,參加「世界青少年創客發明展暨台灣選拔賽」摘下銀牌。
暨大附中指出,「IEYI世界青少年創客發明展」是具指標性的發明競賽,須由各國先競賽選拔出國家代表隊,再進軍國際;台灣選拔賽結果近期出爐,該校陳宥蓉、馮湘芸與中山工商孫加恩跨校合作,以「福壽螺終結裝置」在農糧技術項目摘銀。
「茭白筍嫩芽都被吃光了!」暨大附中高二生陳宥蓉說,她家種茭白筍,從小看父母因福壽螺危害田間,飽受困擾,想用藥劑防治,但無法根絕,還會造成水田二度汙染影響健康,為幫家人解決問題,與馮湘芸討論,並向老師請益著手研究。
馮湘芸表示,進一步研究發現,1顆母螺每年可產下5500至8400顆卵,孵化率高達7成,因此成為強勢入侵種,與本土螺類競爭資源,嚴重影響生態環境,但也發現,螺卵一旦掉入水中,將大幅降低其孵化率,兩人因此發想研發終結裝置。
而裝置製作涵蓋電子資訊,陳宥蓉、馮湘芸跨校與中山工商資訊科孫加恩合作,結合現今AI人工智慧技術、無人船及迷宮機器人等原理,在老師駱奕帆與楊鎮澤指導下,利用簡單的電路板、影像辨識及程式編寫成功發明「福壽螺終結裝置」。
陳宥蓉說,「福壽螺終結裝置」是透過太陽能蓄電作為動力來源,因結合AI人工智慧技術,且配有水槍,所以當裝置在水田中行駛時,一旦鏡頭偵測到福壽螺卵依附在作物上,就能啟動水槍將卵擊落,降低螺卵孵化率,可望有效防治福壽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