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灣終於被降雨訊號填滿了」 專家:今愈晚雨勢愈明顯

春雷乍響下雨了 吳德榮:未來一周兩波鋒面雨帶移入

國小師生山野教育初體驗 攀登台灣百岳之一石門山

高雄市前鎮區瑞豐國小師生攀登百岳之一的3237公尺石門山,成功上主峰。圖/瑞豐國小提供
高雄市前鎮區瑞豐國小師生攀登百岳之一的3237公尺石門山,成功上主峰。圖/瑞豐國小提供

高雄市前鎮區瑞豐國小舉辦山野教育活動與合歡山再續前緣,34名師生今天清晨原要3度挑戰台灣百岳合歡主峰與東峰,但因天候不佳影響,師生改攀登鄰近同樣屬百岳的3237公尺石門山,成功上主峰,師生們很開心看見最美麗的風景。

瑞豐國小已連續2年挑戰完成合歡主峰與東峰,昨天一早7時20分就從學校集合出發,有6年級學生28人、6位老師參與挑戰。但今天合歡山上一直下著雨,考量學生安全與登山課程需要,學校與響導臨時決定改變行程,改登較合歡山主峯3217公尺更高的百岳之一石門山。

石門山為合歡山群峰之一,海拔高度3237公尺,雖為百岳,卻較平易近人,山勢和緩,山頂平坦開闊。雖然仍是陰雨的天氣,全體師生依然帶著高度堅毅信心與企圖心,完成挑戰石門山任務,歷經2小時,於上午攻頂成功。其中所經之處大草原寬闊景觀,還可觀覽奇萊群峰、屏風山、合歡群峰、中央尖山等大山景緻,美麗異常,讓師生登頂後發出讚嘆之聲。

瑞豐國小校長曾振興說,瑞豐國小非屬山區學校,為培養學生健康體魄與生活態度,以「Rui-Bo活力GO」各項健康促進活動為校定課程,除了田徑與拔河團隊成績耀眼,更結合各項戶外教育活動帶領學生增廣視野、挑戰自我。108年開始與合歡山結下美好的緣分,壯麗的山岳景緻讓師生們難以忘懷,讓即將畢業學生挑戰巔峰成為瑞豐學子自我實現的里程碑,帶領學生透過山野歷練的學習歷程,開啟不一樣的眼界。

為了讓學生能順利完成人生中的初百岳,參與師生在行前除了配合體育課、晨間跑步、跳繩等加強體能訓練外,也邀請登山經驗豐富的講師台南護專教授歐宗明到校分享,從認識高山氣候、登山裝備到愛護山林的態度,帶領大家做足登高山的準備。登山當天,歐宗明更親自擔任嚮導,沿途為小朋友解說合歡山的高山動植物生態、人文歷史沿革,是豐富的身心靈之旅。

小朋友說,透過實際體驗,這次登上了人生第一個百岳,現場老師們也細心講解高山環境;行前參與高峰探索教育,也要學生對自己學習行動負責,認真鍛鍊體能、保持正常作息,準備適合裝備,是這次登頂最大收穫。這次雖然沒有挑戰合歡主峰,已讓大家深刻難忘,以後有機會還要再挑戰。

高雄市前鎮區瑞豐國小師生攀登百岳之一的3237公尺石門山,成功上主峰。圖/瑞豐國小提供
高雄市前鎮區瑞豐國小師生攀登百岳之一的3237公尺石門山,成功上主峰。圖/瑞豐國小提供
高雄市前鎮區瑞豐國小校長曾振興說,瑞豐國小非屬山區學校,讓即將畢業學生挑戰巔峰成為瑞豐學子自我實現的里程碑。圖/瑞豐國小提供
高雄市前鎮區瑞豐國小校長曾振興說,瑞豐國小非屬山區學校,讓即將畢業學生挑戰巔峰成為瑞豐學子自我實現的里程碑。圖/瑞豐國小提供

合歡山 石門 團隊

延伸閱讀

登山者最愛的中部登山路線!檜山巨木群步道

芬蘭運動手錶Suunto 9 Peak Pro登台 高效能全開還能用40小時

他登山直擊神話靈鳥「白鳳凰」仙氣翱翔!珍貴保育身分曝光:百年難見

正妹獨自登山和美洲獅「正面狹路相逢」!眼神直球對決10秒驚魂片曝光

相關新聞

高中生玩火箭 獲6萬元資助圓夢

台東第九屆「2023愛台東夢想資助計畫」得獎名單昨公布,決選8名得獎團體及個人。台東高中4名高二生,追求「火箭」升空夢想...

資訊師資荒 新北今年培訓3萬人

108課綱要求資訊老師教程式語言等內容,但非資訊專業出身不見得會教,不少國中校長抱怨,專業資訊科老師難找,有的招30多次...

美國學生將共學 桃子腳學 生:要帶去體驗補習

美國矽谷國際學校和新北桃子腳國中小疫情期間線上交流,其中60名師生4月將來台灣「Home Stay」,與桃子腳師生共學交...

漁光島變遊戲 南一中探究實作摘金

108課綱以素養為導向,探究與實作成為學校最重要的課程之一,台南一中地理老師翁蕙君引領學生走入鄉村與海濱,了解在地人文與...

私中首辦多元入學 掀家長軍備競賽

教育部有意修法根除私立國中「小聯考」亂象卻卡關,中部私中嗅到改革契機,今年首度改採多元入學,卻掀起家長軍備競賽;北部私中...

建中是否還值得跨區就讀? 「憑這點」最強:會玩又會念書

國中升高中是許多孩子的人生轉淚點,近期有網友親戚的小孩成績不錯,因而詢問「現在的建中還值得跨區就讀嗎?」,對此許多人表示台北市建國高中校風開放、同儕又會玩又會念書,但「同學的人脈最強」,還有人建議「如果家長期待的是督促學生努力的環境,那去其他地方更好」。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