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縣大湖國小與社區青農推食農教育 帶領學童訪菇仔寮

為培養學生對於家鄉與環境的關懷,嘉義縣番路鄉大湖國小全力推動食農教育,今天與社區內的大鑫農場合作,讓學生了解居住地生態環境;校長李奕龍表示,校內學生家庭務農的比例約占三分之二,當食農課程跟家裡的農作物相關時,更能引起孩子興趣。
大湖國小教師們與積極與社區相關單位合作,今天帶領學童到大鑫農場,規畫參訪食農課程,由負責人魏嘉儀講解太空包殺菌過程及菇農獨家研發的「優質菌絲體」接種、栽培管理、採收等的過程。
過程中,指導學生如何製作太空包,動手操作種植木耳及參觀菇仔寮黑木耳生長狀況,讓學生們感受到早期人工手作栽培的勞累過程,最後參與的學生將太空包,帶回學校內的幸福農場內種植。
學生姚以真表示,製作太空包的過程十分有趣,也讓她了解到栽培農作物過程非常不容易,會更加珍惜食物;學生林欣錞分享,以前吃飯都會想挑食,但體會種植農作物的辛苦後,再來都會把飯菜吃得乾乾淨淨。
農場負責人魏嘉儀表示,社區結合學校的食農教育,不是要教孩子做一個農夫,而是給孩子多一個選擇,日後孩子想返鄉,就多了一些和社區相處的元素,有機會當新一代的青農。
大湖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姚偉文表示,近年大湖人口下降,孩子若能認識在地、對當地產生情感,才能扎根在地,也才有機會回來生活和工作,並將自己的家鄉介紹給別人。
大湖國小表示,食農教育,就是重新建立人與食物、人與土地的關係,了解自己吃的食物、培養選擇食材的能力,並且對農業生產者有更豐富、立體的認識,校方除連結社區內各組織外,也讓返鄉青農成為神隊友,讓食農課程與社區不僅成為孩子的環境教育,更為地方創生奠定基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