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香田國小生態田推鴨間稻 好命鴨工作40天退休養老
彰化縣香田國小透1.3分的農地推廣生態田食農教育,小朋友學插秧施肥收割也要學習田間管理,校方請農民抓一群鴨子充當工作鴨吃蟲,但鴨子居然也會怕生,在校園生活1周,熟悉後才放心下田工作,給小朋友上了一堂特別的生物課。
香田的生態田一年耕種兩期,每一期插秧日過後大約兩周,學校請鴨農帶幼鴨到學校工作,今年一期作也不例外,鴨農一周前先帶9隻幼鴨到校,適應環境後,幼鴨再度被抓進箱子帶到田邊,學校主任總務主任丁至璋指導抓鴨子的技巧和生態田如何管理,學童雙手伸進箱子,小心翼翼抓起小鴨子放到田裡。
幼鴨進稻田之前,小朋友先上課,香田師長說明,鴨子是來幫生態田清除雜草和吃福壽螺,鴨子糞便也可以當肥料,這種自然生態種出的稻米被稱作「鴨間稻」,很多地方採取這樣的放養耕作模式,還自創品牌,是相當受歡迎的生態農法。
六甲謝姓學童說,丁主任告訴他們,小鴨好幾天沒吃飽飼料,希望今天放到田裡後會努力吃福壽螺與雜草。四甲黃姓學童表示,鴨子的蹼趾很尖銳,抓牠們的時候要小心以免被抓傷,或在緊張時抓傷鴨子。
香田國小校長鄭培華說,放養稻間鴨是學校種植越光米鴨間稻的特色之一,小朋友由此認識鴨間稻友善農法,也知道鴨子會幫忙吃蟲吃雜草,對學校很有貢獻,所以鴨子工作40多天後退休,送到學校後面「鴨班」養老,長大長肥都不會被宰殺,當作學童的生命教育教材,稻間鴨因生老病死現存10多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