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虛擬實境設計世界盃競賽 高雄大學獲亞軍優秀獎

「2020建築虛擬實境設計世界盃競賽VDWC」主題為探討印尼遷都大計畫,高雄大學建築系團隊參賽提出「葉脈」概念,規畫四通八達交通運輸系統,除了串聯新都經濟、文化與生活,也納入當地常見地震、洪患等防災對策,榮獲亞軍「優秀獎」,另並獲頒兩項評審特別獎。
VDWC主辦單位是國際建築資訊模型軟體大廠「Forum 8」,每年選定一個國家城市遭遇難題,由參賽者用軟體建築資訊模型、虛擬實境VR等技術,進行設施功能、永續設計與防災規畫的分析模擬。
高雄大學表示,今年主題探討印尼遷都大計畫,印尼總統佐科威準備將首都遷往加里曼丹島「雨林城市」,以解決雅加達長久存在的汙染嚴重、交通壅塞、人口過多、不斷下沉等問題,相關建設預計2021年開工、2024年完工。新首都要如何確保永續傳承到未來世代?包括交通、建築、環境、防災都須提出解決方案。
今年同樣吸引各國建築、土木、都市規劃相關學系學生參賽,19日的總決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採日本東京市現場、線上同步發表方式進行。
高雄大學建築系石紫艵、徐品喬、陳楷、劉佑恆的作品「Rainforest Vein」榮獲亞軍,他們以植物吸取水分、運送養分不可或缺的組織「葉脈」為靈感,延伸為串連產業經濟、民眾生活、文化的交通運輸網絡,並且提出整合多元資訊,乃至水災、地震、海嘯、森林火災、火山爆發及土石流等災害預警系統。此外也觀察當地水文、氣候,提出「藻類發電」發展永續再生能源。
李其叡、吳永潮、廖筱甄、蘇郁珈、邱鴻霖團隊創作「The Light of Dawn」,獲得「評審委員特別獎」。作品強調創造「過渡帶」發展都市化,降低對雨林生態的衝擊,同時結合AI發展自動化大眾運輸系統,提高民眾搭乘意願。
邱翊展、江靜瑋、李心萱、張哲瑋團隊作品「The Gap」,並列「評審委員特別獎」,創作從雨林孔隙動態發想,以最低開發、尊重生態為原則,並引用當地樹屋智慧,規畫分層住宅。此外也納入防疫思維,在車站規畫檢疫隔離軟硬體。
高雄大學為這項競賽舉辦線上發表及國際工作營,邀請印尼籍學生到場交流。校長陳月端感謝建築系主任陳逸杰、教授陳啟仁、副教授陳怡兆指導,鼓勵學生再接再厲。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