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會客室/退休警教書法 陶冶偏鄉學子心性

偏鄉孩子的隔代教養與單親比率偏高,彰化縣儒林書法學會前理事長洪啟峰二○一三年從警界退休後到偏鄉國中小學,指導寫書法和硬筆字,引導孩子一面寫字,一面讀念被當成字帖的經書與成語,潛移默化心性,希望培養他們樂觀而正向的個性。
「為教育界服務是完成父親遺願」洪啟峰說,其實他喜歡繪畫,因為父親生前在二林鎮華興國小當總務主任,期待兒子也從事教職,反對他考國立藝專,「第一志願去不了,就去讀警校,免學費還有津貼可拿。」
孩子缺乏親情 愈來愈「煞」
當警察近四十年,專業敏銳度讓洪啟峰觀察到,缺乏親情的孩子不僅個性較冷漠,近年這類型孩子還愈來愈「煞」,行事容易極端,耍狠不心軟。
洪啟峰退休後擔任教育志工,除了用更多時間陪伴就讀國小的么兒,也實踐個人興趣,指導國中小學生寫硬筆字和書法。他認為導引孩子,必須從柔化內心做起,讓他們寫書法、寫硬體字,邊寫邊讀經典文章,知道待人處世基本道理,並且把這些道理點點滴滴植入心底,達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孩子大多對寫字沒興趣,洪啟峰整合經典、成語故事、書法、硬體字,設計系列教材,國小低年級塗鴉畫字,中年級練字,升上高年級開始寫書法,一步步引導,時時誇獎。洪啟峰還會說自己的故事,「我沒拜師寫書法,是幫爸爸刻鋼板…,如果你們像我一樣,也會寫出好看的字。」
字如其人 靜心寫字變開朗
「字如其人」,洪啟峰常常告訴學生,字體端正代表人的心性與品格端莊。學生靜心寫字,多寫幾堂課,他發現,潛移默化中,學生變得有禮貌和開朗,會主動問候師長,關心身邊的人與事,看到他就像見到自家叔叔伯伯,會上前拉手,讓他覺得孩子的純真很暖心。
洪啟峰表示,所有的孩子都喜歡被誇讚和收到獎品,偏鄉孩子相對缺乏資源,更需要鼓勵,可是偏鄉學校普遍面臨經費不足、教師流動率高的問題,使得弱勢孩子更弱勢,他樂當志工推廣美學教育,建立偏鄉孩子的信心,「給他們希望,看見光明的未來。」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