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草莓糖諷大人漠視孩童權益 日本學生獲年度設計大獎

「她有一個難以說出口的秘密。隨著漸漸變得稀薄的記憶,小女孩不知道哪裡是夢哪裡是現實了。」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學生李念澤設計這部名為「草莓糖」預告片的數位動畫,獲教育部主辦的2020台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年度大獎及40萬元獎金,今舉行頒獎典禮。
評審團隊表示,此獎的年度大獎最受矚目,李念澤的「草莓糖」結合聯合國SDGs「和平、正義與健全的司法」議題,反映現今社會仍普遍畏懼權威不敢發聲以及對孩童權益的漠視。作品以內斂童趣的畫風對比黑暗現實的反差,片中不斷出現「手」的意象,在溫柔的筆觸中殘忍揭露陰暗,高明的手法讓評審印象深刻,是近年少見的傑出學生作品,贏得多數評審青睞。
教育部表示,此獎今年有64個國家或地區、860個校院系所學生,一共2萬377件作品參賽,最後有75件作品脫穎而出,獲年度大獎、各類金、銀、銅獎及佳作、國際設計組織特別獎,以及財團法人電路板環境公益基金會設置的環境永續獎等獎項。
根據教育部統計,台灣學生獲獎作品有39件,「產品設計」、「視覺設計」及「數位動畫」三類金獎都來自台灣,顯示台灣學生不只有豐沛的設計能量,同時也具備與國際學生作品競爭的實力。
教育部表示,此獎邁入第13年,參賽作品件數眾多,今年主題是「即時行動」(Action),連結聯合國所倡議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透過設計展現對於人與人、人與環境的尊重,以及對公平正義及同理心的反思與傾聽,獲獎作品都屬成熟精采之作。
台生獲獎作品中,數位動畫類金獎得主是台北商業大學張心語、林佩儀、許嘉珊、歐俊廷、劉耘菲及莊晴的作品「一條魚在我床上」。評審描述,此作品將女性月經視覺化,即使月經屬正常生理現象,女性因為月經感到難為情的表現卻也經常可見,透過優美的紅金魚/經血製造出與女主角間的衝突美感,故事最後以又愛又恨紅金魚的對比來收尾,呼應SDGs「性別平權」的議題。
視覺設計類金獎得則是嶺東科技大學的何芝螢、謝欣潔、盧芷吟、黃庭怡、曾怡瑄及林育誠,他們的作品「數鯤島」傳遞SDGs「永續城鄉和社會」精神,將台灣特殊地形「鯤鯓」海中沙洲的特色,延伸應用到各種形式的作品,同時結合影片及專刊記載各鯤鯓的故事,將「數鯤島」品牌注入當地,帶動區域文化與族群的發展。
產品設計類金獎得主是南台科技大學鄭逢甲、彭凱嶸、李宣諺、高偉銘、林瑞苓、李永琪、莫于寬及鄭仲凱的作品「HanDo兒童義肢」,他們結合SDGs「健康與福祉」、「責任消費與生產循環」等議題,專為6到12歲單側斷肢兒童打造,模組化的設計可以有效、經濟的解決個人需求與配合場景變換,兼顧美觀與實用性,能為孩童在成長學習的過程中,帶來更多的自信與正向能量。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