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武營劇場藝術體驗教育 青少年「讀劇」學習對話傾聽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推動「劇場藝術體驗教育計畫」,為讓師生能實際參與表演藝術,今年春季新增「讀劇課程」,以舞台劇《孽子》劇本作為教材,邀三民高中、文山高中、鳳山高中以及高師大附中開實驗班,由表演藝術工作者擔任業師並與最熟悉教學現場的老師共備課程。今天在衛武營戲劇院舉辦讀劇發表會,學生們學習以聲音敘述生命故事。
「劇場藝術體驗教育計畫是為了培養藝文觀眾、表演者、工作者和創作者。」衛武營簡文彬總監表示,教育推廣是衛武營的重要工作,希望能讓更多的孩子有機會參與藝術,走入場館。「劇場藝術體驗教育計畫」透過學校老師、藝術家合作,讓學生深度學習,但不以戲劇演出成果為目標,在不增加學業課程負擔,拉近彼此與藝術的距離。
「讀劇課程」以每周2小時、共12周課程,由老師引導同學,學習用肢體與言語表達自己並理解他人,也發展出各自對戲劇的掌握與理解,並積極嘗試各種可能性。4個實驗班學生在不同的業師引導下,產出不同的表演內容。讀劇發表會在衛武營戲劇院演出,透過讓學生在舞台上表演,比照正式演出進退場方式,並有機會觀察後台工作。
「讀劇最重要的是『對話』,也要學會『傾聽』。」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耿一偉說,藝術教育的功能是結合藝術與教育,提供體驗空間讓學生成為舞台主角。
衛武營下半年秋季課程將在7月份啟動,包含學校教師與業師參與的暑期共學工作坊、14所高中職學校參與7檔「微課程」,從演出前聆賞、欣賞演出、演後討論,讓學生以不同的方式與不同的角度建立對於藝術的欣賞方式。秋季的「讀劇課程」新增中正高中與中正國小、鳳西國小等2間國小班級,深度實踐台灣藝術教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