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族語、文化學數理 原民科教計畫11年推8教案

科技部表示,2009年推動「原住民族科學教育計畫」至今,已發展出八個適用於原住民的數理教材,提升族群認知與學習興趣。台師大地理系將宜蘭大同鄉部落景觀做成虛擬影像,在教室也像在實境學習,且安排學生用族語紀錄環境樣態。中山大學教育所打造魯凱族淡水魚行動展示箱,紀錄該族的漁撈術和魚種。
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以鄒族、泰雅族、雅美族的知識體系為基底,結合原住民族地理環境,打造具山海風貌的數位學習行動平台,讓使用者可使用族語編寫原住民族傳統知識與記錄當下的環境樣態。
計畫團隊與宜蘭大同國中合作,開發運用360度3D影像科技,製作用手機就可觀看的大同鄉擴增實境(AR)或虛擬實境(VR)自然景觀,形成實境學習情境,也增強學生對家鄉在地意識的關懷。
中山大學教育所與屏東縣霧台國小師生一起開發「魯凱族淡水魚行動展示箱」,記錄魯凱族人的漁撈智慧和在地原生淡水魚種。他們順著北隘寮溪的上游到出海口,到沿岸四所國小推廣魯凱族的生態智慧,推動里山、里海行動。
台南大學應用數學系為提升學習興趣,結合校內師資生開發「密室逃脫」,發展以文化回應教學的數學領域教材與教學設計,提供學生在原民文化脈絡中享受數學的樂趣和挑戰。
該系表示,這款密室逃脫以原住民傳說故事為軸,設計數學推理題,學童在限定的時間內,運用邏輯推理力、觀察力、聯想力、翻找能力、統整能力和文化力,以團隊合作方式解題逃脫數學密室,培養學童解決問題和互助合作素養。
中小學恐因新冠肺炎疫情停課,台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所以宜蘭南澳地區泰雅族人的傳統知識體系,研發數理行動學習平台,讓學習不受時空限制。
團隊指出,此平台提供教學者和學習者選單式課程資源,自行組裝課程內容,提供不停學的資源與支援。教師可鼓勵學童啟動自主學習方案自訂學習內容,在線上學習與泰雅族文化連結的數學、自然和語文領域知識。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