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藝人小咪、王金櫻 入列人間國寶

文化部今公告2019年共認證六位「人間國寶」,包括歌仔戲藝人王金櫻(本名王仁心)及小咪(本名陳鳳桂)、傳統木雕師陳啟村、刺繡藝師劉千韶、緙絲藝師黃蘭葉、纏花藝師陳惠美等。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感謝這些人間國寶將以師徒制繼續傳承無形文化資產。
文化部從2009年起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認定重要傳統工藝暨重要傳統表演藝術保存者(俗稱人間國寶),今又新增。鄭麗君表示,目前國家級重要傳統工藝共計13項、18位保存者,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共18項、24位保存者,謝謝人間國寶藝師長期參與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推動的傳習計畫,讓各界更珍惜台灣文化瑰寶。
本次人間國寶新增兩位歌仔戲藝師,文化部表示,王金櫻是國內歌仔戲旦角代表性資深演員,參與內台、賣藥團、廣播、電視、劇場等不同階段歌仔戲的發展歷程,嗓音唱腔甜美圓潤,形塑人物生動鮮活。尤其她保存多齣戲的四句聯歌簿,精擅四句聯的唱唸,具備傳承重要價值,在教學、提攜後進也不遺餘力。
文化部說,小咪的歌仔戲戲路寬廣多元,扮演生、旦、丑等角色均能揮灑自如,具有「一人千面」的本事,極具代表性。小咪一路歷經電視與現代劇場歌仔戲時代,與眾多知名歌仔劇團合作過,近年致力歌仔戲薪傳教學,都樹立極佳典範。
重要傳統工藝「傳統木雕」項目於2011年公告登錄,文化部說,本次新增認定的保存者陳啟村,師承福州派林依水師傅並至著名佛具店「人樂軒」磨練技巧,掌握妝佛雕刻、漆、粉線裝飾,足以反映府城福州派粧佛藝術特色。他又以傳統木雕技法為基礎,吸納現代素描、雕塑與美學理論,融合東西方,作品傳統與現代交融。
文化部2019年傳統工藝審議會日前也通過刺繡、緙絲、纏花登錄為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重要傳統工藝」,文化部表示,刺繡是台灣女紅文化的代表性技藝,能呈顯針藝、材料與構圖之美。劉千韶有四十多年的刺繡經歷,能精確體現刺繡工藝的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且精熟於辟絲捻線與刺繡的各式針法,作品風格優雅、設色典雅,是刺繡工藝界翹楚。
緙絲工藝歷史悠久,最晚起源於公元7世紀中葉。文化部說,1970年代日本工資高漲,來台尋求代工機會,讓古代緙絲在台復甦。黃蘭葉緙絲經歷達四十餘年,熟知西陣織的綴織技法,能完整體現緙絲各項工序,並表現獨到構圖與配色美學,讓日本綴織本土化。
纏花工藝結合剪、纏、捻、繡等技巧,是台灣常民生活中與生命禮俗密切相關的傳統工藝。文化部說,陳惠美早期作品屬台灣北部風格,後又融合客家纏花、金門吉花系統,創造出個人風格的纏花藝術。她並綜合出12支纏花花型,整理纏花工藝「四工」,建構台灣纏花的基本教學內容與分級基準,殊為難得。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