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扮海龜在外套塞塑膠品 拉下拉鍊比擬「解剖肚子」

為響應環保救地球,不捨美麗的大自然受汙染,桃園不少學校自發性發起減塑計畫,在校園中推行日常生活不拿塑膠袋、以水杯取代寶特瓶,校園垃圾桶不套塑膠袋等措施,八德區大成國中還推出自創的活潑減塑行動劇,學校更想出以競賽集點爭取便服日的方式,吸引學生積極參與。
大成國中兩個八年級班級,約100多名學生在今年暑假到大園區竹圍漁港淨灘,啟發這群師生減塑想法,返校過後眾人討論推行「減塑計畫-上學不要早餐袋」,除一般的知識宣導外,還延伸出行動劇和競賽活動,其中,八年級學生賴怡如扮演海龜,在外套內塞滿塑膠袋、吸管、塑膠玩具等物品,再由自願的學生拉下海龜的外套拉鍊,形成「解剖海龜肚子」的有趣畫面。
賴怡如表示,當海龜的經驗相當有趣好玩,因為這個角色讓整個行動劇變得更活潑,讓班級不會感覺這只是一個嚴肅的知識宣導;學生吳翊平則在簡報時說,從美麗的沙灘撿了116公斤的垃圾,以後海洋只會剩下一堆垃圾,這是很恐怖的一件事,他表示,將淨灘的心得分享給其他人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發起減塑計畫的教師謝澤芬說,帶學生到七星山爬山、竹圍漁港淨灘,都是為了讓學生有機會親身接觸大自然,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學生跟她說「在沙灘撿垃圾很療癒」,考量一個人力量小,地球環境保護需要眾人一同改變,回學校和學生及衛生組討論後,決定除了行動劇宣導外再加入班級競賽活動。
謝澤芬表示,大成國中雖然有便服日獎勵的制度,但需要15周連續奪得班級秩序競賽獎才能換取一天便服日,對學生來說相當困難,因此和衛生組商議一套競賽集點的辦法,比如自備容器裝食物可集2點;未使用任何塑膠袋1點;飲料不用塑膠吸管2點等,此外,若導師也加入減塑行列各項點數可享雙倍,點數最高的前10名班級,下學期可以挑一日穿便服上學。
不僅如此,桃市內還有不少學校也陸續在推動減塑計畫,觀音國中在班上及廁所施實不套塑膠袋,改為垃圾直接丟垃圾桶,再用清水沖洗的方式,明年3月更打算在親子教育日中推行租借環保餐碗盤;內壢國小則是推行日常生活中不拿塑膠袋、以水杯取代寶特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