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外送校園「藝起十八相見」 學生接觸藝術看見世界
苗栗縣在地劇團EX-亞洲劇團,2013年推動「藝起十八相見」校園巡迴計畫,將表演藝術帶進18鄉鎮市,讓偏鄉學生們接觸表演藝術,每次演出克服場地限制、搬運器材設備,每場戲劇演出盼帶給學生們不同的感動,讓藝術教育從小扎根。校園巡迴演出時,觸動青春期的學生們,有學生看完演出後感動落淚。
EX-亞洲劇團團長林浿安說,劇團成立以來努力培育新秀,苗栗打造藝術基地「亞洲創意實驗室」,讓年輕藝術家們「在舞臺上演出自己的故事」,今年的校園巡迴演出「iStory Plus」系列作品創作背景,透過演員自身故事,轉化成普遍性的引起共鳴藝術作品,將小而質精的作品「外送」到校園演出。
「iStory Plus」劇團培訓的多名演員,包括陳寬田、賴沛宜、李昕宜等演員,創作的獨角戲作品組成,以自己生命經驗編導演,作品圍繞在青少年成長過程,總是在乎外界眼光,渴望被家人、師長或朋友認同,卻又不知道如何調適。
演員創作過程與「自我」對話,李昕宜創作「鵝同鴨講」探討身材自我認同,以詼諧的寓言故事,講述著被取作「壓壓」的鵝如何走過對自己的不認同與自卑,鼓勵大家勇敢做自己。
「生命影響生命」演員賴沛宜創作時,腦海中跳出求學時期的霸凌事件,因而有「找娃娃」作品,她以隱晦手法講述面臨從眾狀態霸凌他人的往事,「找尋傷痕的來源,試圖接受與理解自己的這道傷疤,並與過去的自己和解」。
演員陳寬田創作「旅程」,描述旁人對主角狀態催促,外界聲音總是希望主角能改變,促使他焦躁、不安與恐懼,嘗試過拔除他所認為缺點,卻仍不奏效,最後才發現,接受自己的一切比強行改變還要重要。
陳寬田說,有一名對表演很有興趣的高中生在看完他們的演出後,告訴他們「原來一個人也可以演戲」,激勵這名學生「站上舞台勇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藝起十八相見2.0」今年巡迴苗栗縣內18鄉鎮市國高中,林浿安說,表演前先到學校場勘,每所學校提供演出場地不同,有籃球場、體育館,大多以大禮堂,今年推出iStotyPlus小品,獨角戲單元劇,更需要與觀眾近距離,有時捨棄大禮堂舞台,將舞台搬到台下。
劇團沒有專業貨車載送相關設備,每場演出都是劇團成員開車載送,若到偏鄉學校演出,最早6點就要出門,雖然辛苦,但仍希望走進每所校園,種下藝術種子,在學生心中萌芽。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