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同反對高中英聽考試加入素養 教改別只有菁英分子

長期關注教育的李家同今天發文反對高中的英聽考試也要加入「素養題」,認為英聽對偏鄉學生不利,更不要說還要加入素養,認為國內的教育界只重視菁英份子,教改只談菁英,與弱勢孩子之間的距離會再拉大,而教育部卻不管這種狀況,對國家未來發展並非好事。
配合剛上路的高中新課綱,目前高一生兩年後的高中英聽測驗也要考素養題。大考中心最近公布學年英聽測驗考試說明,要加考聽演講做筆記等融合生活情境、解決問題的「長篇聽解」,而長篇聽解類似實用的素養題,以公布的例題為例,有一題講學生向校方申請借場地,考題列出申請表,透過學生和承辦人員長篇對話,考申請表漏填什麼項目等問題;另一則要聽一段演講,搭配學生筆記,考談核能優缺點等演講內容。
李家同在發文中指出:
最近我知道教育部以後對於考大學英聽要加入素養,這使我感到非常難過,因為英聽對於偏鄉孩子本身就是非常困難的。當初考高中要加入英聽就引起很多偏鄉老師們的埋怨,我記得有一位在台北的大學教授投書報紙說,要練習英聽一點都不困難,因為現在有很多網站可以加以利用,練習英聽。這位教授不知道很多偏鄉孩子的家裡根本沒有電腦,即使有電腦,也無錢上網。這顯示了我們的教育界心目中只有菁英份子。
我一直不太了解為何教改人士所談的都是極為偉大的目標,比方說,108課綱的四個課程目標:(1)啟發生命潛能、(2)陶養生活知能、(3)促進生涯發展、(4)涵育公民責任。單單這四個目標就不是普通人做得到的,對於一些要靠騎機車送貨的人來講,我相信這四個目標都是遙不可及的事。對我來講,這也是做不到的事。
最近教育部又大談素養,無論什麼課程都要與素養有關,究竟何謂素養?以下是教育部所公布的。
從這張圖中可以看出,教改人士的心中都是菁英份子,對於偏鄉孩子來說,他們一定不懂何謂符號運用。我相信大家知道,菁英份子都是有某種程度的素養的,遺憾的是,一般人實在無法談素養。
有一次,我和一位清大電機系的博士生提到一件歷史上的事,那就是法國向德國投降以後,邱吉爾下令用空軍摧毀法國的一些海軍艦隊。我的那位學生說他知道這件事,因為他看過邱吉爾的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根據我的經驗,很多偏鄉孩子到了大學還不知道邱吉爾是何許人也,更談不上看他的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了。
如果我們談古典音樂的素養,台大醫學院的學生多半能夠欣賞古典音樂,也會玩樂器。可是一般鄉下孩子能夠知道柴可夫斯基的人已經很少了。
因為教改人士的心目中只有菁英份子,所以他們訂出來的種種政策,包含入學制度以及課綱,都可以看出這些都是和菁英份子有關的,比方說,在學習歷程中提到小論文。我一直對這件事情感到非常遺憾,因為如果你的父親是中研院的研究員,小論文絕對不成問題。如果你的父親是打零工的,如何能夠寫出小論文?
教育界重視菁英份子,對菁英份子其實是一個困擾,因為很多父母擔心孩子沒有素養,進不了好的大學。這還不是最嚴重的事,最嚴重的是,教育界忽略了國家的弱勢份子。希望教育部的官員知道,有孩子寫出”He don’t is a student.”教改從來不提如何幫助弱勢孩子,這些孩子長大成人往往找不到好的工作,對於國家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也會造成社會問題。
我們不反對教育部重視菁英份子,但是也不能眼看教育部不理會弱勢孩子的學業程度。如果這種情形繼續下去,我們國家的經濟都會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