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沒補習…英聽考素養題 偏鄉高中憂打擊學生信心

大考中心統計,近年高中英聽測驗考生兩次成績擇優,全國只約2成2到2成4拿A,但很多偏遠高中低於兩成,主因在於學生從小沒機會念雙語幼兒園或美語補習班,練習英語機會比都會區少很多,偏鄉高中校長希望英聽未來不要出太難、太多素養題,以免加劇城鄉差距。
花蓮玉里高中校長江耀淇指出,該校有英聽教室,英文老師平時就會訓練英聽、段考也會考,但每年學生考高中英聽測驗,拿A的不到兩成,多數拿B,因偏鄉孩子沒念過雙語幼兒園或美語班,英語全靠學校老師撐起來,英聽拿A不容易;但也有學生對英文很有興趣,多益測驗考了近800分(滿分990分),英聽拿A應不成問題。
江耀淇說,還好多數大學校系招生不採計英聽成績,設A級門檻也以常全英語上課的外文科系為主,不致太過影響偏鄉生升學權益,希望一般科系將來招生也不要設英聽門檻。
新北市金山高中校長賴來展也表示,該校學生每年英聽成績平均不到兩成拿A,多數拿B或C,但自從新北市政府引進外籍教師,每周上一節英文課,學生的大考英文及英聽成績已逐年提升,但很多偏遠高中沒外籍師資,學生根本沒機會和外國人對話。
賴來展說,未來英聽配合新課綱,考更多結合生活情境的素養題,無可厚非,但希望除了考「用英文寫上課或演講筆記」這類因應頂尖校系需求的學術情境,也能考更平民化、台灣學生更有機會用到的生活情境,如外國人問路、到麥當勞或在飛機上點餐等基本題目,勿打擊學生信心。
【相關閱讀】
‧ 恐不利偏鄉弱勢生?配合新課綱 高中英聽也考素養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