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老廁所改造 要美也要性別友善

國內很多國中小有幾十年歷史、甚至是百年老校,因地方經費有限,廁所常年久失修,成為校園死角,膽小學生不敢獨自上廁所,甚至繪聲繪影謠傳鬼故事。教育部為此全面補助改建國中小老舊廁所,除改善安全、衛生,也要兼顧美感及性別友善,有學校將廁所改建成車站造型或把阿美族公仔融入廁所牆面,讓廁所成為美感教育場所。
教育部國教署組長武曉霞指出,廁所是一國之門面,社會水平高不高,到廁所走一趟就知曉。尤其校園老舊廁所,若太過陰暗、不方便,也恐成安全死角。國教署因此自一○四年起補助地方政府改建國中小廁所,除改善管線漏水、地板濕滑、增加通風外,更加入美感,迄今已補助一一○六校、三九○八間,平均每年預算七千萬到上億元。
國教署近日進一步公告公立國中小老舊廁所整修補助要點,明定補助屋齡廿年以上、設備老舊損壞、管線阻塞、通風採光不良等情形嚴重的廁所,改善採光、排水、通風,增設安全扶手、意外警報系統、無障礙設施等,並顧及性別平等,如增設相對缺乏的女廁及性別友善廁所。
有鑑於偏鄉學校經費相對窘困,補助要點也明訂,偏遠學校核定經費得加兩成、特偏學校加三成、極偏學校加四成。
教育部也希望校方能因地制宜、融入美感教育,例如花蓮壽豐鄉溪口國小,學生多來自阿美族,學校由學生設計阿美族公仔,轉換成馬賽克牆面,成為廁所美學印記。學生還設計蝴蝶牆面,融入阿美族文化特色。雲林縣水林鄉文正國小,則是另一個「美感廁所」的成功案例,車站造型充滿童趣、互動性,還加上裝置藝術的畫龍點睛及腎蕨植栽區的點綴,讓整個廁所有如小公園般充滿綠意與美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