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救教學 放棄數學的孩子從個位數進步到80分

北市三民國中以分組教學搭配課中補救教學,用統一用「跑班」的概念避免學生被標籤化,經過一學年,原本數學考個位數的孩子,可以進步到80分。
教育部今天舉行106年度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績優楷模頒獎典禮,共表揚12所績優教學團隊學校、8位教師教學典範及6位學生學習楷模。
獲得績優教學團隊學校的三民國中,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補救教學策略網,為學生編排個別化教材,校長更親自參與數學科的補救教學課程,幾乎是「全校總動員」。
三民國中教務主任陳美伶說,補救教學雖針對少數需要補救的學生,但要做的事情跟「辦一所學校」差不多,要注重每一個環節。
陳美伶說,老師要照顧孩子的身心靈,讓孩子願意接納這樣的教學模式,「不能只靠老師一頭熱」,或是單方面強調教學方式的改變,而是應該先讓孩子有學習的動機。
陳美伶表示,早期在課後開課輔班,學生意願很低,因此想辦法在早自習或課中開班。為了搭課中補救,數學科就採「分組教學」,也不會有學生被「標籤化」的疑慮。如果學生在課中個別被抽出來上不同的課,家長和學生都會有「感覺像特教班」的疑慮。
因此八、九年級的數學課,是用統一用「跑班」的概念,每個學生去自己適合程度的班級上課。透過課中補救教學,一周可上五節,二周就可抵過部分學校一學期的課後補救的開課時數。
陳美伶表示,去年有幾個孩子數學只有考個位數或十幾分,「呈現放棄狀態」,經過一學期的課中補救後,進步到50幾分,可以跟上原班的進度。經過一年,甚至可以考到80分。
陳美伶說,補救班的師資多元,有大學生、退休教師、現職教師等幫忙授課,一班學生會以下限來教,就是六人,盡量小班化,「希望對孩子照顧得比較精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