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漲、普通人不旅行了 美國廉航獲利模式不再有效

(首圖來源:Unsplash)
(首圖來源:Unsplash)

【文‧黃嬿】

廉價航空公司曾經是低成本、高客流量旅行的倡導者,但現在疫情後消費者行為轉變和成本上漲的市場巨大變化,似乎難以適應。由於美國中低收入者不旅行了,廉價航空發現維持獲利模式愈來愈難,陷入營運危機。

美中貿易戰嚴重影響旅遊需求,使所有美國航空公司都陷入困境。然而,廉價航空公司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今年第一季,西南航空、邊疆航空 (Frontier Airlines) 和捷藍航空等航空公司的營業利潤率大幅下降,而達美航空和聯合航空等傳統全方位服務航空公司,在消費者需求普遍下滑的情況下,仍保持利潤率。

廉價航空公司主要迎合對價格敏感的休閒客戶,對價格敏感的消費族群旅行需求減弱,並且主要在美國國內市場營運,而美國國內市場目前是旅遊需求最弱的市場,又面臨燃油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傳統全方位服務航空公司的競爭加劇,為了保護利潤,低成本航空公司採取的方法是削減航班運力,減少可用座位數量。

高收入家庭支撐傳統航空公司

相較傳統航空公司完全不受影響,雖然商務客戶比疫情之前少,但高收入家庭支出普遍增加,彌補了這份空缺,甚至還給航空公司帶來更多的獲利,達美航空目前 41% 的客運收入來自高階客艙,較 2019 年的 35% 大幅成長。

隨著高階旅遊需求大增,達美航空、聯合航空和阿拉斯加航空等全方位服務航空公司,已投入大量資金來抓住這一成長機會。阿拉斯加航空表示,航空業向高階化轉變將會持續很長時間。傳統航空公司也在趁機搶食廉航的客戶,如美聯航和達美航空增加航班,還提供較低的票價。

美國聯合航空執行長去年曾說,現代乘客更重視體驗而非低票價,如果不進行品質改進,廉價航空公司可能會倒閉。美國一些廉航也改變商業模式,提供更多優質服務,例如額外的腿部空間和類似商務艙的座位,或取消對改票的收費。

經濟衰退時刻尚未到來

隨著經濟成長放緩和通膨上升的可能性增加,專家預測廉價航空和傳統航空公司之間的利潤差距將繼續擴大。這現象與以前經濟衰退時期大不相同,以往經濟衰退時期,廉價航空公司表現優於市場,因為大家仍然在旅行,但需要便宜的機票。

市場認為,現在是低成本航空模式的一個重大轉折點。但邊疆航空執行長仍然保持樂觀,他不認為全方位服務航空公司的表現會優於廉價航空公司,他認為現在廉航面臨的困難,是因為美國國內航班座位供應過剩。

他相信歷史趨勢不會改變,如果經濟陷入衰退,商務旅行將會放緩,消費者將開始被迫降低消費水平,尋找更便宜的選擇,到時候就是廉航的機會。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關稅戰停火效應 中國輸往美國貨櫃預訂量激增近300%

「赴美生寶寶」即為公民?最高法院明首度聽證受矚目

美國原油庫存創2個月來最大增幅 國際油價下跌

關稅戰還沒完全停火 陸將持續稀土反制

相關新聞

年輕不是本錢 分析:畢業生面臨40年來最糟就業市場

畢業後進入穩定企業上班,幾乎是不需思索的人生路線,但現在這條路可能不太好走。年輕就業市場面臨 40 年來最糟糕的境地,《紐約時報》過去幾個月訪談經濟學家、企業高層和年輕求職者後,發現一個令人不安的結論,即初階工作職缺愈來愈少,至少在一定程度是被 AI 快速進步害的。

助解釋人腦龐大記憶儲存容量 研究:星形膠質細胞可能是關鍵

星形膠質細胞過去被認為是大腦「管家」,主要負責支持神經細胞儲存記憶、處理思想。但新研究表明星形膠質細胞不只是幕後角色,其數量、參與大腦儲存記憶過程的程度可能超乎想像。

從「狼人」到「鼠人」 年輕人拒絕就業將衝擊廣泛

讀書是為了謀得好工作,畢業就進入職場,應該是每個年輕人不需思索的任務。但現在不一樣了,年輕人畢業後不急著找到一份正職,而是過著對自己而言更平衡的生活,專家稱,這可能是幾十年來最重要的文化轉變。

吃垃圾食物等於吃進塑膠微粒 研究:導致憂鬱症、失智症

雙薪家庭三餐要求快速便利,外食比例增加,攝取超加工食品的機會也更多。現在超加工食品占一個人能量攝取過半,這些食品的微塑膠濃度明顯高於全食品。科學家發現,塑膠微粒可繞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可能就是導致大腦病變的原因,人們攝取愈多垃圾食物,風險隨之增加。

不是年輕人 研究:現在最痛苦的是X世代

現在媒體動輒談論年輕的千禧世代出生多麼不幸,最近又談到Z世代一出社會就面臨永遠負擔不起的生活成本,擔憂他們的未來與心理狀態。其實最痛苦的都不是這兩個世代,一項調查發現,痛苦指數最高的其實是50歲的 X 世代。

遠距工作者敬業度最高 沒有彈性選項的員工最不快樂

遠距辦公、混合工作模式,或是沒有彈性的辦公室工作,可能各有優缺點。最近蓋洛普調查發現,完全遠距辦公者的工作投入程度最高,反而是只有辦公室工作選項的人工作投入度最低,自我感覺程度也最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