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 以色列與伊朗同意六小時後停火

美國人不幸福 原因與獨自用餐有關

(首圖來源:Flickr/Ian Livesey CC BY 2.0)
(首圖來源:Flickr/Ian Livesey CC BY 2.0)

【文‧黃嬿】

現代人的世界綁死手機,社交生活、娛樂、工作都要鑽入螢幕,連吃飯對象也是手機。蓋洛普年度報告稱,美國幸福感排名跌至歷史最低,分析造成美國人心理健康不佳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獨自用餐。報告認為,獨自用餐與否,甚至比失業和收入更能預測一個人幸不幸福。

最新全球幸福感排名,美國跌至第 24 位,是自 2012 年報告首次發布後最低排名,當年美國最高排名為第 11 位。美國還是少數幾個所謂因自殺或藥物濫用而導致「絕望死亡」人數上升的國家之一,多數國家絕望死亡人數都在下降。

蓋洛普報告認為,獨自吃飯的人越來越多,是美國人幸福感下降的原因之一。研究人員發現,共享用餐與收入和失業率一樣,是衡量人們幸福感的有力指標,作者還寫道,「詢問人們上週是否至少一起吃過一頓飯,比了解他們是否失業,更能讓我們了解他們的整體生活評價。」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美國人時間利用調查》報告,2023 年大約四分之一的美國人表示前一天都是獨自吃飯,比 2003 年增加 53%

年輕人的孤獨流行病

美國孤獨流行病已經是一個社會問題,前衛生局局長在 2023 年諮詢報告表示,孤獨流行病與心血管疾病、癡呆、中風、憂鬱、焦慮和過早死亡的風險增加有關。

在孤獨的經濟成本方面,衛生局長的報告估計,光是老年人的社會孤立,每年就造成約 67 億美元的醫療保險超額支出,主要是由於醫院和護理機構支出的增加,因孤獨而導致的壓力相關曠職,每年給雇主造成約 1,540 億美元的損失。

影響是不平等的,年收入低於 5 萬美元的成年人中有 63% 感到孤獨,比收入更高的人高出 10%。與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美國人相比,受過大學教育的美國人更有可能在家庭聚餐是常態的家庭中長大。報告指出,家庭聚餐越來越體現出美國社會日益擴大的階級差距。

通膨侵蝕聚餐預算

至於獨自用餐的原因有很多,一個原因是現在獨居的人比過去更多,但非獨居的人中,獨自用餐的比例也在上升。特別是年輕人,共享用餐習慣的最大變化發生在 35 歲以下的美國人群,他們現在獨自用餐的可能性,比 2003 年該年齡層的人高出 1.8 倍。

經濟因素也可能是造成這現象的原因,由於通貨膨脹迫使削減可自由支配開支,在餐廳吃飯對許多人來說已成為一種奢侈。

今年全球幸福排名當中,芬蘭連續第八年被評為全球最幸福的國家,除了更常接觸大自然,專家認為芬蘭人更常外出和社交,社區感緊密是他們的幸福之道。美國衛生局長建議,每天花些時間與朋友或家人聯繫,以及在與朋友吃飯、進行重要對話,以及與家人共度時光時放下手機。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美副總統將訪格陵蘭美軍太空基地 聽取北極安全簡報

美情報機構報告曝!大陸是美國最大軍事和網路威脅 強化攻台能力

美富豪避險 資產轉進瑞士

糗了…美國安群組誤加記者

相關新聞

青少年憂鬱與螢幕時間無關 研究:成癮行為才是主因

青少年時期應該是人生最快樂的時候,家庭羽翼下可以盡情探索世界,建立自我的磐石,但是無論在美國還是台灣,青少年憂鬱症狀愈來愈多,專家將原因歸咎於手機,許多父母也積極限制孩子看手機的時間,但最新研究發現,造成心理健康不佳的原因不是時間長短,而是成癮行為。

遠距工作是特權 網友:根本是農奴與貴族的差別

摩根大通執行長 Jamie Dimon 公開反對遠距辦公,是要求員工每週五天返回辦公室的知名高階主管之一,但最近被批評,返回辦公室政策似乎並不適用於所有人,尤其是高階主管,他們有時會有不同的規則,引發網路上撻伐,稱農奴不行但貴族可以,歡迎回到封建時代。

放眼兒童神經可塑性 汪滔:想等Neuralink腦機介面技術 成熟後再生小孩

近日剛成為 Meta 團隊一員,Scale AI 創辦人暨執行長汪滔接受美國知名 YouTuber 採訪時表示,兒童大腦神經可塑性最高,他希望等到 Neuralink 或其他腦機介面技術成熟後再生小孩。

大財富轉移時代將臨 專家:小心「熵」趁隙作亂

常說富不過三代,第一代創業奠定家族財富基礎,第二代謹守財庫,到了第三代通常來了個揮霍之子,家族財富瞬間蒸發。至於為何總是有這樣的輪迴不斷上演,理財專家表示,世界上萬物都遵循物理學定律,若不持續管理,最終都會走向混亂。

揭開不生真相 聯合國:生育率下墜是因為財務焦慮

不結婚生孩子、結了婚不生孩子,或是傳統的結婚生子,現在都可被社會接受,社會學家認為,這是這一代年輕人更自由的象徵,他們可以擺脫傳統約束,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模式。但這種說法可能無法反映社會現實,聯合國報告一針見血的指出,全球年輕人都不再想要多生孩子,原因不是自由意志,而是他們怕沒錢。

年輕不是本錢 分析:畢業生面臨40年來最糟就業市場

畢業後進入穩定企業上班,幾乎是不需思索的人生路線,但現在這條路可能不太好走。年輕就業市場面臨 40 年來最糟糕的境地,《紐約時報》過去幾個月訪談經濟學家、企業高層和年輕求職者後,發現一個令人不安的結論,即初階工作職缺愈來愈少,至少在一定程度是被 AI 快速進步害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