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不幸福 原因與獨自用餐有關

(首圖來源:Flickr/Ian Livesey CC BY 2.0)
(首圖來源:Flickr/Ian Livesey CC BY 2.0)

【文‧黃嬿】

現代人的世界綁死手機,社交生活、娛樂、工作都要鑽入螢幕,連吃飯對象也是手機。蓋洛普年度報告稱,美國幸福感排名跌至歷史最低,分析造成美國人心理健康不佳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獨自用餐。報告認為,獨自用餐與否,甚至比失業和收入更能預測一個人幸不幸福。

最新全球幸福感排名,美國跌至第 24 位,是自 2012 年報告首次發布後最低排名,當年美國最高排名為第 11 位。美國還是少數幾個所謂因自殺或藥物濫用而導致「絕望死亡」人數上升的國家之一,多數國家絕望死亡人數都在下降。

蓋洛普報告認為,獨自吃飯的人越來越多,是美國人幸福感下降的原因之一。研究人員發現,共享用餐與收入和失業率一樣,是衡量人們幸福感的有力指標,作者還寫道,「詢問人們上週是否至少一起吃過一頓飯,比了解他們是否失業,更能讓我們了解他們的整體生活評價。」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美國人時間利用調查》報告,2023 年大約四分之一的美國人表示前一天都是獨自吃飯,比 2003 年增加 53%

年輕人的孤獨流行病

美國孤獨流行病已經是一個社會問題,前衛生局局長在 2023 年諮詢報告表示,孤獨流行病與心血管疾病、癡呆、中風、憂鬱、焦慮和過早死亡的風險增加有關。

在孤獨的經濟成本方面,衛生局長的報告估計,光是老年人的社會孤立,每年就造成約 67 億美元的醫療保險超額支出,主要是由於醫院和護理機構支出的增加,因孤獨而導致的壓力相關曠職,每年給雇主造成約 1,540 億美元的損失。

影響是不平等的,年收入低於 5 萬美元的成年人中有 63% 感到孤獨,比收入更高的人高出 10%。與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美國人相比,受過大學教育的美國人更有可能在家庭聚餐是常態的家庭中長大。報告指出,家庭聚餐越來越體現出美國社會日益擴大的階級差距。

通膨侵蝕聚餐預算

至於獨自用餐的原因有很多,一個原因是現在獨居的人比過去更多,但非獨居的人中,獨自用餐的比例也在上升。特別是年輕人,共享用餐習慣的最大變化發生在 35 歲以下的美國人群,他們現在獨自用餐的可能性,比 2003 年該年齡層的人高出 1.8 倍。

經濟因素也可能是造成這現象的原因,由於通貨膨脹迫使削減可自由支配開支,在餐廳吃飯對許多人來說已成為一種奢侈。

今年全球幸福排名當中,芬蘭連續第八年被評為全球最幸福的國家,除了更常接觸大自然,專家認為芬蘭人更常外出和社交,社區感緊密是他們的幸福之道。美國衛生局長建議,每天花些時間與朋友或家人聯繫,以及在與朋友吃飯、進行重要對話,以及與家人共度時光時放下手機。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美副總統將訪格陵蘭美軍太空基地 聽取北極安全簡報

美情報機構報告曝!大陸是美國最大軍事和網路威脅 強化攻台能力

美富豪避險 資產轉進瑞士

糗了…美國安群組誤加記者

相關新聞

AI可以當很好的聊天對象 研究:當員工就免了

最近愈來愈多人加入 ChatGPT 行列,甚至有人用到有感情,只要用過就離不開它,更可能成為一般人的最佳助理,老闆的最佳員工,但目前這個願景可能有點難達成,卡內基美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實驗,打臉 AI 取代人類員工假設,AI 時代只會更需要人類員工。

顛覆常識 研究:睡前運動讓你睡不好

現代人工時長、通勤時間長,回到家處理一家大小事之後,才有自己的剩餘時間,生活積極的人可能會出去運動,如夜間跑步,但最近一項研究發現,睡前四小時內進行劇烈運動,可能會讓你睡不好。

AI 肯定會取代人類 未來企業規模更小、老闆更賺

AI 不只知識豐富且愈來愈人性化,許多小朋友都已經習慣每天與 AI 對話,讓人遇見未來世界的互動樣貌。雖然很多專家認為 AI 不會取代人類勞工,只會增強勞工技能,但紐約投資銀行創辦人講出實話,表示 AI 正在完全取代人類,將來的企業規模會更小,老闆會更賺錢。

數位失智症沒證據 研究:長者玩手機有益大腦健康

對年輕人而言,生活太依賴手機,譬如導航,可能會降低大腦認知功能,但對老年人不是如此。最近《自然人類行為》 期刊研究發現,至少對 50 歲以上的人來說,數位失智症假說可能不成立。

債務纏身又失業 留學生美國夢成幻影

對許多亞洲學生來說,去美國留學是畢生夢想,也是許多父母的盼望,大家都想當美國人。但現在人人趨之若鶩的國家招牌搖搖欲墜。某印度留學生在社群發文,引發討論,他以血淋淋的經驗,說美國夢已碎,年輕人留在自己國家更好。

化禿頭危機為轉機 發現一種分子能喚醒休眠毛囊

人類從古自今一直在研發治療禿頭的祕方,比如古埃及人利用椰棗、狗爪、驢蹄混合物,美洲原住民利用絲蘭汁。現在,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新分子,可以重新喚醒休眠毛囊來逆轉脫髮困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