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鄭文燦7度出庭終露笑意 勘驗完證實決策者是「他」

周末將有颱風影響台灣?粉專曝3主流模式路徑:2地較大雨勢免不了

有總比沒有好 研究:一天動五分鐘失智風險降40%

(首圖來源:Flickr/Fit Approach CC BY 2.0)
(首圖來源:Flickr/Fit Approach CC BY 2.0)

【文‧黃嬿】

失智症是老年殺手,超過 85 歲的人當中,近三分之一都患有失智症,但研究人員認為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預防失智症,一項最新研究強調身體活動的重要,即使是體弱的人,每週只要稍微起身動一下,就可以大幅降低失智症的風險。

失智症是老年病中最常見的一種,雖然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但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透過改變生活方式,包括控制膽固醇、血壓和血糖,以及身體活動,可以預防失智症。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和英國國家醫療體系均建議成年人每週至少進行 150 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平均每天 20 分鐘,但是對於許多老年人而言,很難落實官方建議的高強度運動量。

少量運動就能防失智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分析涵蓋近 90,000 名平均年齡 63 歲的英國人,他們手腕上配戴活動追蹤器,發現在平均 4.4 年的追蹤期內,有運動和沒運動的差別極大。每週增加 30 分鐘中度到劇烈的體力活動,比起完全不動的人,失智症風險低 4%

基本上,活動量越高,比起完全不動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就更低,兩者之間的關聯很明顯。更令研究人員驚訝的發現是每週活動量最低的參與者,一週只動 1 分鐘到 34.9 分鐘不等,在平均四年的追蹤期內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 41%。每週體力活動時間在 35 69.9 分鐘之間的參與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降低 60%,每週 70 139.9 分鐘,風險降低 63%,每週活動時間在 140 分鐘及以上的人,風險低 69%。即使是體弱的老年人,活動量增加也與失智症風險降低有關。

活動增加大腦血流量

這項研究進一步證明,適當運動總比不運動要好,尤其是對於目前尚無法治癒與大腦有關的衰老相關疾病而言。而根據官方建議活動指南,所謂的體力活動不一定是需要有系統的運動,只要身體動起來都可以,中等強度運動如快步行、水中有氧運動、打網球、平路上騎單車、排球棒球這些有接與投的運動,但如爬樓梯、抱小孩、擦地、洗擦浴缸、洗車、做一般園藝工作等一般活動,也屬於中等強度活動。

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臨床醫學教授評論這項研究,他認為有很多機制可以解釋這種影響,主要是增加腦部血流量,改善代謝廢物的處理並減少發炎,也可能與運動的人採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睡眠、飲食、生活投入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減少失智症,尤其是阿茲海默症的神經發炎、失調和斑塊形成。

這項研究強調動總比不動好,每天只要增加五分鐘活動量,對晚年健康與幸福就能夠發揮關鍵作用。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美國醫學主任協會》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 。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延緩失智靠這招!養成「1習慣」是預防關鍵 研究點出3大好處

希臘「長壽島」居民幾乎沒人失智!專家曝愛喝2飲品是關鍵

研究:50歲前養成「這些習慣」可降腦中風、失智症風險

新北平溪溫心天使訓練 帶領認識早發性失智症

相關新聞

高溫引發熱焦慮 專家:年輕人風險更大

大腦是一個容易受到熱量嚴重影響的器官,進入夏季的連日高溫,容易導致一系列身體不適之外,認知功能短暫受影響,感覺疲倦、頭痛、頭暈,也會造成情緒失調和暴力行為增加。印度研究就發現,長期高溫會增加精神疾病的風險,而處在壓力爆表邊緣的年輕一代,更是氣候變遷下的脆弱族群。

東太平洋群島野生番茄「逆向」演化 重新產生古代毒性分子適應環境

東太平洋年輕火山島上,一些野生番茄植物正表現出不尋常行為,它們拋棄過去數百萬年演化進程,「逆轉」回更原始遺傳基因重新產生有毒化合物,進一步活化古老化學防禦系統。科學家認為,這種基因退化結果可能有助它們在惡劣島嶼條件生存。

百年爭論落幕 新研究發現大腦到老仍能形成新神經元

幾十年來,我們都認為人類大腦在童年後就停止形成新神經元,但一項具里程碑意義的新研究顛覆此教條,提供迄今最明確證據表明老年人大腦仍持續形成新神經元。

不願當白領奴隸 專家:年輕人兼職就是正職

年輕人愈來愈重視生活與工作平衡,畢業後不像前幾代急著找正職工作,每天過安穩的打卡生活,一輩子與同事競逐同樣職涯階梯。現在他們在零工經濟時代,身兼多種工作,希望快速貢獻所長,也給自己更可掌控時間的人生。

嚮往更好的生活 中國富豪正在移居日本

如果你有錢,想要離開自己國家,無論是因為教育體系、未來發展、生活品質,或只是因為氣候等因素,不考慮語言的話,通常會希望移民到歐美國家,但這幾年,保守風氣的日本也逐漸吸引亞洲富豪,在最新移民報告中,日本成為香港之後,吸引高淨值人士的目的地。

X世代最焦慮 研究:一人賺錢養家的時代已過去

美國應該是這幾年發達國家物價上漲最可怕,日前調查詢問美國人,年收入要多少才夠,結果顯示,超過 25% 美國人認為需要至少 15 萬美元才能感到經濟安全。超過四分之三的美國人表示,他們目前感覺經濟不安全,尤其處於三明治 X 世代的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