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呂錦茹涉「罷雙吳」連署作假檢方聲押失敗 裁定無保請回

可望改變遊戲規則 研究:大量白氫就在高山裡

(首圖來源:Flickr/Michalis T. CC BY 2.0)
(首圖來源:Flickr/Michalis T. CC BY 2.0)

【文‧黃嬿】

各種綠色能源裡,氫是備受關注的清潔燃料,然而只有白氫是真正天然不需製造,只需提取的能源,成本也很低,是脫碳未來的希望。但問題是這些白氫在哪裡,是否能夠就近提取,是最大挑戰,最近科學家發現,山脈中可能存在大量白氫。

白氫也稱為地質氫或天然氫,比化石燃料更具永續性,白氫發電的過程只會產生水,不是溫室氣體。1987 年在西非國家馬利意外發現白氫,2011 年白氫就開始為當地村莊提供電力。幾十年前,科學家就認為這種天然氫,大量存在於地殼中,但大型可用儲量的位置仍然不確定。這項新研究可能會改變這一現狀。

最近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的研究,德國亥姆霍茲地球科學中心的地質學家團隊,使用電腦模型模擬地球板塊的運動,確定適合產生白氫的區域,發現比利牛斯山脈和歐洲阿爾卑斯山等山脈是潛在的熱點。

地函蛇紋石化過程產生大量氫

白氫可以透過多種方式產生,例如透過細菌轉化有機物,或由於地殼的放射性而導致水分子分裂。但科學家焦點放在更深處的地函。地函構成地殼下的大部分,地函岩石為了到達地表,這些岩石需要經過數百萬年的構造挖掘過程,穿過超過 2,900 公里的地函。研究指出,這個過程透過兩種主要機制發生,大陸分裂允許地函上升,和山脈形成將地函岩石推到地表。

當水與地函富含鐵的岩石相互作用會產生氫氣,這個過程稱為「蛇紋石化」。科學家利用板塊模型來確定地函岩石被「挖掘」出來的地點和時間,以及數量,發現山脈的形成為蛇紋石化創造最佳條件。他們認為,山脈的寒冷環境加上水循環的增加,可能會產生更多的氫氣。事實上,研究電腦模擬顯示,透過山脈形成而出現的岩石的氫容量,比透過大陸裂谷被推到地表的岩石的氫容量高出 20 倍。

研究人員已經在比利牛斯山脈、歐洲阿爾卑斯山脈和巴爾幹半島等山區發現天然氫氣生成的跡象。光是山脈中可供蛇紋石化的地函岩數量,就顯示白氫「可能改變遊戲規則」。

其他科學家表示,地函岩石被帶到地表附近的過程已為人所知。這項研究提供一種定量方法,評估地函岩石被抬升的不同環境中的白氫潛力,可以幫助地質學家找到最有可能擁有大規模白氫資源的地區,並可能「對地質氫勘探產生直接和重大的影響」。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地球不是宜居星 研究揭露哺乳動物滅絕時間

嘉縣挖管線工程驚傳瓦斯管壓斷 地面火焰竄燒3層樓高

考生死心…114年學測80件疑義申覆 無送分也無改答案

「BJ單身日記」回歸變2寶寡婦!戀上小鮮肉:難以抗拒

相關新聞

數位失智症沒證據 研究:長者玩手機有益大腦健康

對年輕人而言,生活太依賴手機,譬如導航,可能會降低大腦認知功能,但對老年人不是如此。最近《自然人類行為》 期刊研究發現,至少對 50 歲以上的人來說,數位失智症假說可能不成立。

債務纏身又失業 留學生美國夢成幻影

對許多亞洲學生來說,去美國留學是畢生夢想,也是許多父母的盼望,大家都想當美國人。但現在人人趨之若鶩的國家招牌搖搖欲墜。某印度留學生在社群發文,引發討論,他以血淋淋的經驗,說美國夢已碎,年輕人留在自己國家更好。

化禿頭危機為轉機 發現一種分子能喚醒休眠毛囊

人類從古自今一直在研發治療禿頭的祕方,比如古埃及人利用椰棗、狗爪、驢蹄混合物,美洲原住民利用絲蘭汁。現在,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新分子,可以重新喚醒休眠毛囊來逆轉脫髮困擾。

身心俱疲不必吃藥 瑞士小鎮引入博物館處方

身心科診所一家家開,反應現代人生活步調太快、資訊爆炸導致焦慮與壓力已成為國病,然而心理問題不一定只能靠藥物,接觸藝術與美好事物,一直是有效解方。某瑞士小鎮要讓所有拿處方箋的患者,免費參觀博物館,透過藝術體驗,感受生命的活力。

環境製造出憤怒鳥 研究:交通噪音讓鳥類更具攻擊性

住在城市的人,很難享受到一個安靜的時刻,窗外道路上的吵雜聲,尤其是交通噪音,只會讓人感到煩躁,最新研究發現,不只人會有這種感覺,連鳥都出現路怒症的症頭。

幸福感的關鍵 研究:慷慨與善意比有錢更重要

蓋洛普 (Gallup) 最新公布的全球幸福感排名中,北歐國家繼續占據榜首,芬蘭、丹麥、冰島和瑞典仍然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這次報告還強調善良的力量,指出慷慨的行為和對他人善意的信任,是幸福的重要預測因素,甚至比賺取更高的薪水更重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