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北東有雨!周末首波梅雨鋒面來襲 下周另道鋒面再接力

昔醉毆小黃司機又稱「沒昏迷出國」妻子憤怒提告 Makiyo回應了

基隆汽車失控衝人行道撞3機車1行人 5人輕重傷送醫

地球不是宜居星 研究揭露哺乳動物滅絕時間

(首圖來源:Pixabay)
(首圖來源:Pixabay)

【文‧黃嬿】

地球不是一直都是宜居星球,首先氧氣肯定會耗盡,科學家預測,未來大氣層將恢復到富含甲烷、氧氣含量低的大氣層。另一研究預測氧氣耗盡之前就會滅絕,原因是地球遲早有一天會再度形成終極盤古大陸,到時哺乳動物滅絕的時間可能更早。

科學家先前曾預測,大約 20 億年內,太陽輻射的增加將會使地球海水全部消失,日本科學家模擬發現,10 億年後,氧氣減少首先導致生命滅絕。

日本研究考慮太陽亮度的變化和二氧化碳相應下降,因為二氧化碳於熱量升高時會分解,二氧化碳減少使植物等光合作用生物減少,導致氧氣減少,使地球回到大約 24 億年前的大氧化事件 (GOE) 之前的狀態。大面積缺氧之後,大氣的特徵是甲烷含量升高、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並且沒有臭氧層,地球系統很可能將是一個厭氧生命的世界。

發表在《自然》期刊一篇研究,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科學家模擬出另一種情況,估計滅絕時間可能更早,研究從板塊移動歷史切入,指出過去地球板塊碰撞形成超大陸,然後分裂,這種循環在過去至少出現過三次,而 2.5 億年後,地球板塊會再度碰撞形成終極盤古大陸,將引發一場環境災難,對哺乳動物構成三重挑戰。

剩下 10% 陸地適合生存

第一個挑戰是大陸效應。終極盤古大陸因內陸廣闊,沒有大洋來調節氣候,氣溫將會飆升,導致極端沙漠化條件,使大多數生命形式難以生存。隨著板塊碰撞,火山活動將激增,向大氣中釋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大增將加劇溫室效應,進一步使地球變暖,並破壞已在極端高溫下掙扎的生態系統。

太陽本身也會加劇這種惡劣的環境。2.5 億年後亮度會比現在高 2.5%,又增加熱應力。科學家估計,屆時地球 92% 陸地不再適合哺乳動物生存,只有極地和沿海地區可能居住。除非哺乳動物進化出完全不同的適應能力,否則就是大規模滅絕。

人類只是地球過客

雖然終極盤古大陸仍需 2.5 億年才能形成,但塑造這個遙遠世界的力量,氣候變遷、溫室氣體排放和地殼移動,如今已開始發揮作用。這項研究清楚提醒我們,地球的氣候不斷變化,地球的宜居性從未得到保證。如果 2.5 億年後人類仍然存在,人類將需要進化到能適應極端高溫和潮濕環境。德國地質科學研究中心地質學家表示,滅絕事件以前發生過,而且還會再次發生,生命會找到出路,但它可能不是我們今天所認識的生命。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教宗方濟各病危!梵蒂岡:過去24小時惡化 需輸氧氣血液

小行星撞地球機率增至3.1% 創現代觀測紀錄新高

可能爆炸地點曝!2032年疑有「小行星撞地球」 傳陸開始部署防禦

為地球唱!北水處嘻哈大賞開跑 衝人氣先上架先累點閱

相關新聞

包包掛飾為何風靡年輕世代 專家:自我獨特性的延伸

包包掛飾不足為奇,但包包掛著十幾個吊飾,可能只會出現在東京迪士尼等地,但去年開始達巔峰,年輕人時興包包掛著大串飾品。心理學家分析,包包掛飾與時尚選擇一樣,是種宣揚自我與獨特個性的延伸,且不必花太多錢。

AI可以當很好的聊天對象 研究:當員工就免了

最近愈來愈多人加入 ChatGPT 行列,甚至有人用到有感情,只要用過就離不開它,更可能成為一般人的最佳助理,老闆的最佳員工,但目前這個願景可能有點難達成,卡內基美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實驗,打臉 AI 取代人類員工假設,AI 時代只會更需要人類員工。

顛覆常識 研究:睡前運動讓你睡不好

現代人工時長、通勤時間長,回到家處理一家大小事之後,才有自己的剩餘時間,生活積極的人可能會出去運動,如夜間跑步,但最近一項研究發現,睡前四小時內進行劇烈運動,可能會讓你睡不好。

AI 肯定會取代人類 未來企業規模更小、老闆更賺

AI 不只知識豐富且愈來愈人性化,許多小朋友都已經習慣每天與 AI 對話,讓人遇見未來世界的互動樣貌。雖然很多專家認為 AI 不會取代人類勞工,只會增強勞工技能,但紐約投資銀行創辦人講出實話,表示 AI 正在完全取代人類,將來的企業規模會更小,老闆會更賺錢。

數位失智症沒證據 研究:長者玩手機有益大腦健康

對年輕人而言,生活太依賴手機,譬如導航,可能會降低大腦認知功能,但對老年人不是如此。最近《自然人類行為》 期刊研究發現,至少對 50 歲以上的人來說,數位失智症假說可能不成立。

債務纏身又失業 留學生美國夢成幻影

對許多亞洲學生來說,去美國留學是畢生夢想,也是許多父母的盼望,大家都想當美國人。但現在人人趨之若鶩的國家招牌搖搖欲墜。某印度留學生在社群發文,引發討論,他以血淋淋的經驗,說美國夢已碎,年輕人留在自己國家更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