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屏東景點驚傳落石!近七彩岩壁處7遊客遭砸傷 旅行團來自台北

郭台銘豪宅住處遭丟雞蛋 南投茶農抗議高喊「還我救命錢」

全台急凍!15縣市低溫特報、2縣市恐6度以下 冷到明天下午

懷疑父母偏心 科學證實真的有

(首圖來源:Unsplash)
(首圖來源:Unsplash)

【文‧黃嬿】

孩子經常會爭奪父母的愛,但有些爭奪不來,因父母偏心有科學證據。研究發現,父母往往更偏愛女兒,個性隨和、認真的孩子也更惹人愛。

家庭是複雜磁場,多數時候無從知道為何父母總是更偏袒某個孩子,雖然多數父母都不會承認偏心,但孩子經常質疑這點,不相信父母對兄弟姊妹的愛是公平的。

美國心理學會本週發表楊百翰大學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新研究,揭示這種競爭,發現父母對子女特殊的偏愛,往往是基於出生順序、性別、氣質和人格特徵,如外向、隨和、開放、盡責和神經質。 

研究員分析 30 項研究和 14 個資料庫,追蹤 19,469 名參與者。調查證明,父母偏好可用多種方式表現,如何與孩子互動、在孩子身上花多少錢,以及對孩子施加多少控制。 

性格決定父母偏好

父母傾向偏愛最有責任感和最有組織性的孩子,原因可能是認真負責的孩子更容易管理,也更成熟,這種性格的孩子,無論出生順序或性別如何,通常會受父母更優惠待遇。至於一般人通常都喜歡外向孩子,但在家裡是否外向,不會影響父母偏好。

一般認為父母較偏愛老么,但調查發現年齡影響不大。研究發現年長孩子往往賦予更多自主權,成長後父母控制度也越來越低。性別就有差異了,父母往往更偏愛女兒。

父母偏心影響孩子一生

父母關愛會影響孩子一生,受寵孩子心理更健康,成績更好,調節情緒的能力更強,人際關係也更健康,但受寵並非溺愛。不受父母青睞的孩子,童年時更有可能出現心理健康不佳,並家裡或學校出現有問題行為,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可能持續到成年期,也較容易罹患憂鬱症,質疑自我價值。

與兄弟姊妹建立良好關係,有益一生健康和幸福,父母偏心可能會破壞兄弟姊妹關係,並加劇手足緊張和衝突。父母可能沒意識到自己偏心,研究員希望父母能認識偏心的破壞性潛力,調整自己的行為,如花更多時間陪伴孩子,並密切關注孩子個人需求,偶爾不受歡迎行為,不代表孩子應接受父母較少善意和愛。

此外,向孩子解釋差別待遇的原因也很有用,讓孩子明白為什麼他們與兄弟姊妹對待不同,就不太會受差別行為影響。有意識學習當公平的父母,會使家庭更平安幸福。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男子涉對女兒強制猥褻父母報警法辦 嘉義地院裁定羈押禁見

狼父涉對女兒強制猥褻 嘉院裁定羈押禁見

卓揆凍結地方補助…新北議會藍黨團要她表態 蘇巧慧反擊

老少咸宜!2025台北電玩展「任天堂」最大攤 家長帶小朋友同樂遊玩

相關新聞

氣候變遷不只影響氣候 太空衛星生態未來也面臨威脅

太空環境日漸擁擠,人造衛星碰撞風險與日遽增,而溫室氣體排放可能使情況變得更糟。

首次計算生物年齡 研究:生活在炎熱地區的人老得快

極端高溫會加劇人們壓力度,出現許多不適症狀,現在科學家發現,住在高溫地區的人,比生活在較冷地區的人有更多分子變化,警告未來暖化下氣溫升高與熱浪不斷,可能會改變人類 DNA,讓生物年齡加速老化。

一天睡不好 免疫系統發炎細胞就會上升

一個晚上睡眠不足,隔天起床不只會感覺昏昏沉沉、煩躁不安,新研究發現,缺乏高品質的睡眠不只影響短期認知和身體能力,只要一晚睡眠不足,就會轉化血液特定免疫細胞,加劇全身慢性發炎,持續睡眠中斷的話,會增加肥胖、糖尿病和心臟病等發炎引起的疾病風險。

有總比沒有好 研究:一天動五分鐘失智風險降40%

失智症是老年殺手,超過 85 歲的人當中,近三分之一都患有失智症,但研究人員認為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預防失智症,一項最新研究強調身體活動的重要,即使是體弱的人,每週只要稍微起身動一下,就可以大幅降低失智症的風險。

可望改變遊戲規則 研究:大量白氫就在高山裡

各種綠色能源裡,氫是備受關注的清潔燃料,然而只有白氫是真正天然不需製造,只需提取的能源,成本也很低,是脫碳未來的希望。但問題是這些白氫在哪裡,是否能夠就近提取,是最大挑戰,最近科學家發現,山脈中可能存在大量白氫。

地球不是宜居星 研究揭露哺乳動物滅絕時間

地球不是一直都是宜居星球,首先氧氣肯定會耗盡,科學家預測,未來大氣層將恢復到富含甲烷、氧氣含量低的大氣層。另一研究預測氧氣耗盡之前就會滅絕,原因是地球遲早有一天會再度形成終極盤古大陸,到時哺乳動物滅絕的時間可能更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