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習近平與川普通電話:「務必慎重處理」台灣問題

以為年輕不會有事?研究:40歲睡不好50歲以後就知道

(首圖來源:Unsplash)
(首圖來源:Unsplash)

【文‧黃嬿】

現代人普遍睡眠不足,年輕時還沒有感覺睡不好有什麼影響,但到中年還不改善的話,大腦會更快老化。加州大學研究發現,40 多歲的時候睡眠品質不好,50 多歲時大腦會老三歲。

充足睡眠攸關人們的身心健康,維持記憶力,幫助身體恢復白天損耗,睡眠不足已證明會導致心臟病、肥胖、神經退化性疾病和憂鬱症。先前研究也發現,睡眠問題與晚年思維和記憶能力差有關,患癡呆症風險更高。

加州大學研究使用腦部掃描,確定參與者大腦年齡,發現中年早期睡眠不足,大腦會老化近三年。團隊找來近 600 40 歲左右成年人,連五年完成睡眠問卷,參與者需回答是否經歷過睡眠時間短、睡眠品質差、入睡困難、難以保持睡眠、早醒或白天嗜睡六項問題。

研究員將參與找依睡眠特徵分為三組,七成屬低度組,即這六個特徵都沒有,22% 屬中度組,有兩三個特徵,8% 屬高度組,有四至六個特徵。

15 年後,研究員據大腦掃描計算大腦年齡。考慮年齡、性別、高血壓、糖尿病等因素後,確定中度組大腦比低度組平均年齡大 1.6 歲,高度組平均大腦年齡比沒有睡眠問題的人老 2.6 歲。

六種睡眠習慣,睡眠品質不佳、入睡和保持睡眠困難與太早醒三項,與大腦老化有關,特別經歷這些問題至少五年的人更明顯。

大腦加速老化與認知能力下降、記憶力問題,以及神經退化性疾病風險增加有關。當大腦過早老化,可能會導致日常功能和思維清晰度出現困難,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大腦加速老化風險還包括影響情緒,如煩躁、憤怒和爆氣,以及注意力問題。作者建議,改善睡眠的理想方法是優先考慮睡眠,認真將睡眠當成正事看待,如給自己足夠睡眠時間、打理好睡眠環境,避免睡前在床上看電視、滑手機和使用其他電子設備。

作者強調,這項研究並不能證明睡眠不足會加速大腦老化,只是顯示兩者的關聯。但研究結果強調生命早期解決睡眠問題,包括保持一致睡眠時間、運動、睡前避免攝入咖啡因和酒精,以及放鬆技巧等方法,對保護大腦健康有一定作用。論文登於《神經病學》期刊線上版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放假反而更累…明確區分工作和休息的開關!「放空、發呆」比你想的更重要

研究:每日一草莓好處多 心臟、大腦健康都受益

永遠不嫌早!專家建議為了大腦健康 你每天應該做的4件事

工程師打電腦切黑色背景反而眼睛更酸!深色主題更傷眼的4個真相

相關新聞

電動車一個月不開不充電會怎樣?

電動車上的鋰電池是許多人充滿疑慮的重點,有人擔心它壽命不長,有台灣人害怕氣溫太低讓電池無法運作,也有人說一個禮拜不充電就會壞掉,來看看這位電動車主的小實驗是否證明這項傳聞?

黃石超級火山噴發人類滅亡?《自然》研究稱千年後的事

面積約四分之一台灣大小的美國黃石公園,有 500 多個噴湧的間歇泉,還有許多沸騰的溫泉,此處是一座活火山,過去許多專家稱,黃石公園有可能發生災難性的超級噴發,引發人類生存危機,但《自然》期刊研究發現,黃石公園離大規模噴發還早得很。

川普政府可望開大門?未來搭星艦出國旅行不是夢

比現在客機更快的飛行器一直是人類夢想,即使協和客機停運也擋不住這種需求。樂觀科學家預測,SpaceX Starship 火箭不只為月球和火星任務擔任運輸載具,現在可能川普政府支持下提供地球交通服務,將來紐約到上海只需 39 分鐘。

Beta世代將來臨 專家:更少接觸社群媒體、氣候變遷是大事

你聽過千禧世代、Z世代,可能有些人聽過 Alpha 世代,很快的,下代 2025 年就會來到世界。2025 年 1 月 1 日開始,最新世代群體「Beta 世代」將來臨,這個世代會看到 22 世紀曙光。

當組團合作行動 實驗證明螞蟻團隊精神比人類強

與螞蟻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螞蟻是高度社會化生物,很少見到螞蟻獨自外出,這種合作分工行為最早可追溯至 1 億年前。最近有研究設計了一項有趣迷宮合作實驗,嘗試比較人類和螞蟻誰更擅長操縱巨大物體穿過迷宮,結果發現螞蟻群體行動表現比人類群體還好。

為何年紀愈大喝酒愈累?專家:代謝變差、體內水分減少

現代焦慮壓力纏身,飲酒可能是隨手可得的廉價小確幸,但年紀愈來愈大時,為什麼更容易感受到飲酒的負面影響?營養學家解釋,是因為老化身體代謝減慢,水分降低,導致酒精負面作用持續更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