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年齡可逆轉 研究:少吃糖就可以

(首圖來源:Flickr/Taiwan milk tea with bubble CC BY 2.0)
(首圖來源:Flickr/Taiwan milk tea with bubble CC BY 2.0)

【文‧黃嬿】

過多糖對健康有害,科學家已知飲食添加過多糖,會加速細胞氧化,糖會產生氧化壓力,損害蛋白質、組織和器官。幸好生物年齡可逆轉,最近加州大學研究發現,每天少吃兩茶匙糖就能讓身體更年輕。

英國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取添加糖不超過 30 克,約等於七塊方糖。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建議每天添加糖限制 50 克以內。台灣衛福部對添加糖每日攝取量建議是若每日熱量攝取 2,000 大卡,添加糖應低於 50 公克。

700 毫升「全糖」珍珠奶茶含糖量近 62 公克。牛奶巧克力約含 25 克,一罐可樂則約 39 克添加糖。吃太多醣類會導致許多疾病,如心臟病、中風、二型糖尿病、肝病、肥胖和蛀牙。血液高糖分會損害細胞,導致慢性炎症,慢性炎症與心臟病、糖尿病、肝病和癌症都有關。

生物年齡即表觀遺傳時鐘,為細胞和組織年齡,代表身體健康狀態,當細胞越老,磨損就越多,使人患癌症等慢性疾病風險更高。生物年齡受遺傳和飲食和運動等生活習慣影響,DNA 的化學「標籤」可測量身體衰老狀況,當化學標籤累積愈多,身體老化更快。

有些人生物年齡比實際年齡低,研究發現,與飲食健康有關,但糖會破壞健康飲食好處,即使人們吃得很好,只要每添加 1 克糖,生物年齡就會增加。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人員查看 342 名平均年齡 39 歲的女性飲食紀錄,測量營養素包括維生素 ACE B12 及葉酸、鋅、硒、鎂、纖維和添加糖,採集唾液樣本測量生物年齡。 

研究三種健康飲食措施如何影響生物年齡,最遵循地中海飲食,優先考慮高纖維、維生素和抗氧化劑的食物的女性生物年齡最低,但即使糖是健康飲食的一部分,添加糖也會加速生物時鐘衰老。

這些女性平均攝取量是英國建議限量兩倍多,即 61.5 克,甚至有些女性高達 316 克。作者指出,高度添加糖與代謝健康惡化和早期疾病相關性,可能比任何飲食因素都大。每天少吃 10 克糖,可使生理時鐘倒轉 2.4 個月,約每天少吃一個甜甜圈。

這研究是第一個證明添加糖與表觀遺傳時鐘老化有關聯的研究,強調減少糖攝取對改善健康和長壽的重要性。論文刊登於《Jama Network Open》期刊。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受焦慮症困擾 罹患癡呆症風險提高三倍

「天然抗氧化劑」胡蘿蔔有超強營養素,不敢吃怎麼辦?這些方法助消除胡蘿蔔獨特味道

嘉基免費為311人檢查肝臟 竟有8成現異常

大暑熱到爆!38度高溫防曝曬 中醫師呼籲「養心」

相關新聞

週末睡懶覺有理 研究:心臟病風險降低20%

現代人日常為工作與家庭忙碌,每晚即使睡足至少七小時,睡眠品質可能也不好。睡眠不足對健康影響很大,但好消息是,一項追蹤參與者近 14 年的研究發現,週末補眠可以稍微彌補平日睡眠不足對健康的傷害。

使用常見黃色食用色素 科學家讓活體皮膚變「透明」

想像人體皮膚暫時變得像水母透明,醫護人員無需動刀就能檢視皮膚下血管、臟器,最近史丹佛大學材料科學家 Zihao Ou 團隊進行的一項動物實驗,或許能在未來解鎖這項驚人成就。

花錢旅行正當有理 研究:旅行可延緩老化

熱愛旅行的人都知道,一次美好的旅行可以讓你感到輕鬆、興奮和自由,即使在計劃期間都可以讓人感到血脈噴張,認知能力大增,以及旅行回來之後,這種效果都可以持續。最新研究使用熵理論應用在旅遊上面,發現旅行可以對健康產生積極的益處,包括減緩老化跡象。

抗壓力好的人更長壽 研究:女性尤其明顯

科學家告訴我們,要活得健康,關鍵方法包括健康飲食和運動,以及保持社交活躍和與親人保持聯繫。最新研究發現,心理彈性水平高的人,也可能壽命更長,兩者關聯在女性中尤其明顯。

AI將顛覆既有工作 研究:未來工作更需要高學歷人才

AI 與自動化取代人類工作不再只是危言聳聽,美國政府也證實這將是必然趨勢,估計未來十年,美國可能會減少 60 萬個中產階級職位,而新增職位將更需要高等教育學歷。

斷食結束後不能放縱進食 研究:可能增加癌症風險

間歇性斷食法已被證明對健康促進有一定好處,但一項新小鼠研究結果若適用於人類,則斷食後重新進食期間若不當攝取食物,這種做法可能增加癌症風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