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超討厭接電話? 恐與「這原因」有關:Z世代電話焦慮嚴重

【文‧Daisy Chuang】
當手機鈴聲響起時,是否會默默盯著手機不想接起來?甚至會對於突如其來的打擾感到生氣?這除了與個性有關,也可能跟年紀與手機使用習慣有關。
國際民調公司YouGov去年12月的調查,18~24歲受訪者最喜歡傳訊溝通,其次是25~34歲。人力公司Robert Walters今年3月調查2,000名白領人士,只有16%的Z世代(1997~2012年出生)認為手機是高效且專業的溝通工具。
雖然一樣米養百種人,但想講電話的意願,或許隨著世代變化越來越下降。電話時代長大的人,必須接起電話才知道來者何人,對他們來說電話「鈴聲」就是提醒,而習慣傳簡訊的人,希望有另外做心理準備的時間。
以打電話手勢來說,以前可能會順勢比出聽筒手勢,如今人手一支智慧手機,對出生就能隨時上網的世代,講電話手勢不再是六,也可能不知道電話聽筒符號是什麼意思。不同世代有不同使用習慣,因此這議題不斷延續,或許有人覺得知道電話響起不接很失禮,另一端又覺得,沒先傳訊息就打電話很煩人。
文字傳訊代表更長的反應時間
根據2019年英國對辦公室職員研究,嬰兒潮世代(1946~1964年出生)40%自認有接電話焦慮,Y世代(1980~1990年代)電話焦慮提高到76%,考慮到手機使用習慣,Z世代與更年輕的Alpha世代(約 2010~2025 年出生)電話焦慮更嚴重。
文字傳訊代表更長的反應時間,可以梳理想法、發送之前還能考慮一番、送出後甚至能再收回,但如果是電話甚至視訊溝通,雖然能得到即時回饋,但在按下結束通話前,都得持續思考並觀察對方的反應,如果容易感到焦慮,一陣沉默都會感到不自在。
不喜歡接電話本身並不是一個問題,可是如果因此而錯過重要的工作或社交機會,之後自己也會懊惱,在疫情期間,由於居家隔離無法面對面溝通,許多人不得不比以往進行更多的語音和視訊通話。
那麼打電話好、還是先傳訊息好?如今先問個「現在方便講電話嗎?」可能是比較保險的方法,文字形式之所以普及,就是因為擔心打電話會打擾到對方或占用對方的時間,只是較緊急的情況下,電話還是一個較好的溝通方法。
- Don’t You Dare Call Me Without Texting First
- Psychologists Explain Your Phone Anxiety (and How to Get Over It)
- Why You Hate Answering the Phone So Very, Very Much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