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今北台灣濕冷 吳德榮:下周一鋒面到、降雨明顯

美眾院歷史性表決 將共和黨「騙子」議員桑托斯趕出國會

地牛翻身!台東6時27分規模4.8地震 最大震度4級

就算沒有大腦 水母也具有從過往經驗學習的能力

(首圖來源:pixabay)
(首圖來源:pixabay)

【文‧Emmastein】

「學習」這個行為是否需要大腦存在?科學家最近發現即使是沒有中樞大腦的水母,也能像人類、老鼠、蒼蠅一樣從過去經歷學習,挑戰先前認為高級學習能力需要大腦的觀點。

箱水母被認為是對人而言毒性最強的海洋生物,其中澳大利亞箱形水母(學名:Chironex fleckeri)的毒液因可在 15 分鐘內殺死 1 個人而聞名。

現在,研究人員還發現這些殺手生物雖然沒有中樞大腦,但實際上能表現出與人類、其他複雜生物體相似的高級學習能力。

團隊研究稱為「囊狀三槳水母(學名:Tripedalia cystophora)」的箱形水母,這種水母僅指甲大小,但擁有複雜視覺系統,生活在紅樹林沼澤中,能繞過水下樹根捕捉獵物。

為了測試他們是否具有學習能力,研究人員將 12 隻水母放進裝有條狀障礙物(像沼澤內樹根)的圓形水箱,在最佳亮度下,水母因看得很清楚所以不會撞到這些障礙物,但隨著亮度降低,碰撞次數開始增加。

研究人員假設,如果水母具有學習能力,就可以透過結合外在機械刺激(碰到障礙物的感覺)與視覺刺激來改變行為,事實也證明,水母確實學會了:牠們與水箱壁的平均距離從最初約 2.5 公分增加到最後約 3.6 公分,平均撞牆次數從每分鐘 1.8 次下降到每分鐘 0.78 次。

這表明水母具有聯想學習能力,可在感官刺激與行為之間形成心理連結,不需大腦形成連結,「也許學習並不需要非常複雜的神經系統。」

確實,即使是不起眼的海蛞蝓(Aplysia californica)也已證明靠著 20,000 個神經細胞就具備學習能力,新研究說明即使是只具最簡單神經系統的生物,似乎也能進行高級學習,這可能是神經系統進化初期極其基本的細胞機制。

新論文發表在《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期刊。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馬斯克傳》搶先看!5大產業預言:用AI與火箭留住地球文明

心臟病發作多是「心肌梗塞」,一次了解心肺復甦術(CPR)及心臟電擊去顫器(AED)急救施行原則

台塑生醫推動「預防醫學」普及化,以健康促進代替疾病治療 成立「i醫健康管理中心」作為預防醫學的前哨站

台塑生醫「i醫健康管理中心」推動預防醫學普及化

相關新聞

漢堡漲價多少不重要 房地產才是麥當勞最大財源

麥當勞漲價已是全世界通膨箭靶,但即使消費者常抱怨,麥當勞仍受益於詭異的經濟環境,第三季營收再度超過預期。其實麥當勞沒有賺到很多錢,截至 2023 年前三季,麥當勞從與漢堡或炸薯條無關產品賺超過 73 億美元,嚴格來說,麥當勞最賺的是房地產業務。

「長新冠腦霧」能治療?研究人員發現四種逆轉藥物

根據用實驗室培養的迷你大腦和老鼠實驗,研究員發現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19)會導致「喪屍」細胞累積,造成與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相關的腦霧,另外也發現能逆轉這種症狀相關的早衰藥物。

科學家藉由耳朵發出的「聲音」 實現另一種眼動追蹤

我們的耳朵在眼睛轉動時其實會發出聲音,現在美國杜克大學研究人員,成功藉由分析聲音來判斷視線方向。

多少錢可以買到幸福?調查:千禧世代稱年薪1,600萬元才夠

金錢可以買到幸福,但代價可能很高。美國調查發現,近 60% 美國人相信金錢可以買到快樂,但不同世代價差很大,千禧世代標準最高,年薪要 52 萬美元(約台幣 1,600 萬元)才覺得幸福。

為何喝紅酒容易頭痛?研究指向以抗氧化聞名的類黃酮

酒喝多有人容易頭痛,因酒精到肝臟會形成乙醛堆積,幾杯下肚會有臉紅、噁心、嘔吐、頭痛、宿醉等症狀,但為什麼有些酒類更容易引起頭痛?科學家開始研究紅酒的類黃酮(Flavanols),發現其一竟會影響乙醛代謝。

年輕的心難駕馭 調查:Z 世代職業道德感低

2000 年之後陸續進入職場的千禧世代,曾經被批評為草莓族,老一輩抱怨這批年輕一代抗壓力低,現在千禧世代已經擔任職場要職,他們也開始看不慣職場生力軍 Z 世代。一項美國調查發現,Z 世代對工作的忍耐度真的很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