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河南人愛騙人」!楊丞琳失言挨轟道歉難熄怒火遭投訴 大陸官方出手了

一家3口爬大坑步道妻子走失 消防漏夜搜尋…她卻出現超商

COP28無化石燃料願景:用更多火車救地球?

蚊子也有顏色偏好 研究:蚊子偏愛深色討厭淺色

(首圖來源:Flickr/Tom CC BY 2.0)
(首圖來源:Flickr/Tom CC BY 2.0)

【文‧黃嬿】

雖然蚊子會對人類呼吸、汗水和體溫有反應,但也有不喜歡的東西,如某些味道。最近刊登於《自然通訊》期刊新研究發現,蚊子透過二氧化碳搜尋到目標後,接下來的行動會避開某些顏色。 

科學家已知人類吸引蚊子的複雜途徑,首先,蚊子遠在 10 公尺外就能感應到呼出的二氧化碳,探測到二氧化碳後,會開始感覺人類氣味,當蚊子非常接近人體時,轉檢測體溫定位。

但中間可用顏色干擾蚊子。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追蹤雌埃及斑紋不同類視覺和二氧化碳提示時的行為,他們將蚊子放入小型測試室,接觸不同東西,如彩色圓點或人手。

觀察蚊子行為時發現,蚊子會先聞到二氧化碳檢測是否有人在附近,接著掃描可能指示食物的某些顏色和視覺模式。當測試室沒有二氧化碳氣味時,蚊子幾乎忽略顏色,但研究員噴灑二氧化碳,蚊子就會飛向紅色、橘色、黑色或藍綠色點,忽略綠色、淺藍色或紫色、白色點。

蚊子不喜歡光和熱,因很容易脫水死亡,故淺色可能讓牠們直覺代表危險,就會遠離反射熱量的淺色,淺藍色會反射更多熱量和光線,白色也可趨避蚊子,即使測試室噴灑二氧化碳,蚊子也會避開白色物體,轉而選擇更喜歡的顏色。紫色也被蚊子忽略,科學家推測,由於蚊子偏愛長波長,而紫色是所有顏色波長最短的。 

蚊子也不喜歡綠色,一研究員將雙手直接放在測試室外,蚊子被吸引過去,然而同研究員戴著綠色手套手伸出去時,蚊子卻不理會,直接從旁飛過。即使噴灑二氧化碳吸引牠們,蚊子仍不理會,看來蚊子真的不喜歡綠色。 

通常深色會吸引蚊子,例如深藍色和黑色,因為較深色調會吸收和保留熱量讓蚊子更容易偵測到人體,且穿著這種顏色更容易讓人出汗,乳酸是人體汗液的重要成分,也是蚊子追蹤人類的途徑之一。蚊子也喜歡紅色,因更容易檢測到紅色波長,會引誘牠們,橘色也是同樣道理。 

蚊子偵測人是多種因素結合,從汗液和二氧化碳氣味等化學線索,以及熱量到視覺線索。基本上只靠改變穿著無法避開蚊子,但如果不得已要進入蚊子很多的地區,專家建議可選擇淺色衣服,盡量減少蚊子駐足的機會。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他曝自家蚊子多到變壁紙花紋!屍體積出「一坨灰塵」網傻眼:壁虎都能餵成巨蜥

尼加拉瓜湖現「蚊子龍捲風」畫面驚人 專家解釋原因

倒扣在地底下的「巨碗」!把二氧化碳塞回地下 陸首個海上碳封存工程啟用

不是蚊子叮! 確診女皮蛇上身 長錯地方恐大小便失禁

相關新聞

查理孟格不住豪宅 理由是豪宅只會讓人更不快樂

房價貴到離譜,現在人房子只能愈住愈小,對真正富豪的寬敞豪宅又羨慕又嫉妒。但是上個月底 99 歲辭世的蒙格與他的好友巴菲特,都不住在豪宅裡,蒙格甚至說,豪宅不會讓人更快樂,且會寵壞孩子。

久坐殺傷力大 研究:婦科疾病盛行也與坐太久有關

久坐會對健康產生嚴重影響,研究發現,坐著越久,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失智症等可能性就越大,所有都會增加早逝風險。最新研究發現,婦科疾病子宮肌瘤也與久坐有關。

漢堡漲價多少不重要 房地產才是麥當勞最大財源

麥當勞漲價已是全世界通膨箭靶,但即使消費者常抱怨,麥當勞仍受益於詭異的經濟環境,第三季營收再度超過預期。其實麥當勞沒有賺到很多錢,截至 2023 年前三季,麥當勞從與漢堡或炸薯條無關產品賺超過 73 億美元,嚴格來說,麥當勞最賺的是房地產業務。

「長新冠腦霧」能治療?研究人員發現四種逆轉藥物

根據用實驗室培養的迷你大腦和老鼠實驗,研究員發現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19)會導致「喪屍」細胞累積,造成與長新冠後遺症(Long COVID)相關的腦霧,另外也發現能逆轉這種症狀相關的早衰藥物。

科學家藉由耳朵發出的「聲音」 實現另一種眼動追蹤

我們的耳朵在眼睛轉動時其實會發出聲音,現在美國杜克大學研究人員,成功藉由分析聲音來判斷視線方向。

多少錢可以買到幸福?調查:千禧世代稱年薪1,600萬元才夠

金錢可以買到幸福,但代價可能很高。美國調查發現,近 60% 美國人相信金錢可以買到快樂,但不同世代價差很大,千禧世代標準最高,年薪要 52 萬美元(約台幣 1,600 萬元)才覺得幸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