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著看一下幾點了 研究:看時鐘壓力大讓人更難睡

【文‧黃嬿】
許多人都有過明明很累卻很難睡著,或半夜常醒來就難再入睡的經驗,嚴重者就得求助藥物。現在科學家發現問題癥結,可能是睡不著或半夜醒來後看時鐘。研究發現,心裡盤算還有多久就要起床、還剩多少時間睡覺,壓力會導致更嚴重失眠,讓人更依賴安眠藥。
成人每晚約需 7~8 小時高品質睡眠,但愈來愈多人睡不夠或睡不好。全球統計失眠影響 4%~22% 成年人,且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憂鬱症等長期健康問題有關。睡不好的人所在多有,台灣調查發現,去年不易入睡占 26.81%,逐年增加。
導致睡不好的原因很多,包括擾亂晝夜節律的事物如輪班工作或時差、睡眠環境變化,或照顧嬰兒需求、環境太亮、接近就寢時間進食或攝取太多咖啡因。焦慮或憂鬱也會影響睡眠如果已經睡不好,又時常看時鐘,壓力更大,阻礙快速恢復睡眠。
很多人都有過這種經驗,發現自己每晚都在同一時間醒來,然後看看現在幾點了,一項新研究發現,這種對睡眠不足的擔心會使人感到壓力,一旦看時鐘,如果又睡不著,壓力就會累積。印第安納大學研究人員使用睡眠診所的近 5,000 名患者,研究失眠患者的時間監測行為 (TMB)、它導致的挫敗感,以及如何影響他們使用助眠劑。結果發現,計算睡眠持續時間的壓力,明顯阻礙入睡能力。
保持房間安靜和黑暗的狀態
人們擔心自己睡眠不足,然後他們開始估計自己需要多長時間才能重新入睡,以及何時必須起床。看鐘和心算的方式會把時間花在有壓力的事情上,反而讓腦袋更清醒,直接加劇失眠,反而會讓患者更加沮喪,更有可能使用安眠藥。
簡言之就是壓力越大,就越難入睡。研究團隊還發現,在同時患有失眠症和精神疾病的患者中使用助眠劑更為常見,這一類人的時間監控頻率也更高。
一種對睡眠有幫助的簡單行為干預,就是避免看時鐘,扔掉智慧手錶,拿走手機。作者表示,沒有任何地方看時鐘的方式特別有用。其他專家建議,即使不能快速入睡,或是半夜醒來發現很難再睡著,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房間安靜和黑暗的狀態,可以做一些溫和的事,譬如閱讀。
至於睡前避免滑手機現在已經是基本常識,因為任何會發出藍光的設備會擾亂睡眠模式,讓人的大腦以為現在是白天。而對於堅持看電視入睡的人,專家則建議戴墨鏡。研究結果發表在《The Primary Care Companion for CNS Disorders》期刊。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