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整理包/民進黨性騷連環爆 「信封戳胸、十指緊扣」8案一次看

民進黨性騷連8爆 賴清德提3改革「不會考量選舉有任何改變」

蓄勢待發的聖嬰現象 賈新興:7月前出現機率高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早期徵兆可能在眼睛裡

(首圖來源:Pixabay)
(首圖來源:Pixabay)

【文‧姚惠茹】

眼睛是靈魂之窗,更能反映人體健康的真實狀況,美國佛羅里達州博卡拉頓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所醫學教育主任格里爾(Christine Greer)最新研究發現,眼睛是進入大腦的窗口,透過觀察眼睛後部、視神經和視網膜的檢查,有助於早期診斷阿茲海默症。

格里爾一直研究如何在其他症狀出現之前,透過觀察眼睛來診斷阿茲海默症,因為往往等到人的記憶和行為都開始出現異常時,代表疾病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而根據最新的研究,格里爾發現透過觀察眼睛後部、視神經和視網膜,可以直接看到神經系統的情況。

美國佛羅里達州博卡拉頓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所另一位神經學家艾薩克森(Richard Isaacson)表示,若醫生能在早期識別診斷阿茲海默症,人們就能選擇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並及早控制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等風險因素。

研究人員檢查 86 名精神衰退程度不同者的視網膜和大腦的捐贈組織,首次深入分析阿茲海默症對人類視網膜蛋白質譜的影響,以及與大腦和認知功能的相對應變化,這是目前為止最大的視網膜研究樣本,研究結果已刊登在《神經病理學報》。

美國西德斯西奈醫學中心(Cedars-Sinai Medical Center)神經外科和生物醫學科學教授科若紐哈(Maya Koronyo-Hamaoui)的研究發現,視網膜的變化與大腦皮質的變化相關,後者是記憶、導航和時間感知的中心。

研究人員將來自正常認知功能的捐贈者樣本與具有輕度認知障礙和晚期阿茲海默症患者的樣本進行比較,結果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和早期認知能力衰退者腦中的 β 澱粉樣蛋白都明顯增加,這是阿茲海默症的一個關鍵指標。

研究人員還發現不少發炎標記,艾薩克森認為,這可能是阿茲海默症惡化程度的重要徵兆,其中視網膜周邊細胞的組織萎縮和炎症,最能早期辨識人的認知狀態變化,這些發現都說明新的眼科檢查有助於早期診斷阿茲海默症。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蔡總統將過境美國 美:符合長期一中政策

美國田納西州校園槍擊案6死 警方擊斃28歲女槍手

美企在陸製品 77%賣大陸市場

家長轟帶學童看大衛像「色情」!美國校長下台 義大利市長回擊

相關新聞

為何節食後胖更快?研究:大腦放大飢餓訊號

許多節食減肥過的人都熟悉,正常吃飯後很快復胖,因長時間少吃會讓人吃得更多。科學家以老鼠實驗發現,關鍵在大腦交流方式變化,節食會調節飢餓感的神經細胞改變,進食時這些細胞會接收更強訊號,導致實驗老鼠節食後吃更多,體重增加更快。

光污染日益加劇 20年內可能看不到夜空主要星座

以前我們抬頭還能仰望漆黑的夜空,如今天空已變成深灰色,只有幾顆星星在這塊背景下閃爍,科學家表示,隨著發光二極體(LED)、其他形式照明的無限制使用,這些人造光芒正以驚人亮度覆寫夜空。

網路充斥美食照片 研究:照片看太多次反會抑制食慾

滑社群媒體、新聞及隨時隨地出現的橫幅廣告,網路食物照無所不在,若剛好用餐或宵夜時間出現,看食物照片更令人垂涎三尺。但丹麥研究發現,同張食物照看幾十次的話,食慾反而下降。

木材在外太空不會變形!日本木製衛星材料通過10個月太空測試

為了減少太空垃圾,日本京都大學與住友林業 2020 年提出開發 LignoSat 木製衛星,並在去年將各種實驗木塊送上國際太空站進行長達 10 個月測試,結果表明所有木材都沒有明顯變形、剝落或損傷,有機會在未來成為最瘋狂的衛星外殼材料。

自然治癒又一佐證 研究:鳥鳴聲可釋放心理壓力

愈來愈多實證證據顯示大自然有益心理健康,在綠色戶外空間一小時,就可以降低血壓和皮質醇水平,對憂鬱症患者也有幫助。最近科學家進一步檢視大自然中的常見元素,發現常常接觸鳥類,聆聽鳥鳴聲,就可以舒緩壓力,並改善注意力疲乏症狀。

睡不著看一下幾點了 研究:看時鐘壓力大讓人更難睡

許多人都有過明明很累卻很難睡著,或半夜常醒來就難再入睡的經驗,嚴重者就得求助藥物。現在科學家發現問題癥結,可能是睡不著或半夜醒來後看時鐘。研究發現,心裡盤算還有多久就要起床、還剩多少時間睡覺,壓力會導致更嚴重失眠,讓人更依賴安眠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