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林效應消失?研究發現人類智商正在下降

(首圖來源:Unsplash)
(首圖來源:Unsplash)

【文‧黃嬿】

所謂人類智商只會愈來愈高的弗林效應已不存在?美國西北大學和俄勒岡大學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美國人智商分數幾十年來首次下降。尤其 18~22 歲年齡組中受教育程度較低者下降幅度更大,不只美國,歐洲多國家也發現同樣趨勢。

1932 年以來,智商平均分數每十年增加約 3~5 分,稱為「弗林效應」。現在美國科學家針對 2006~2018 年美國成年人合成孔徑人格評估項目 (SAPA ) 線上完成近 40 萬項智商測試,以及 2011~2018 年國際認知能力資源 (ICAR) 數據,比較認知能力及矩陣和語言推理等技能分數,查看美國弗林效應是否有變化。

結果發現,美國成年人重視邏輯、詞彙的語言推理,強調視覺問題解決與類比矩陣推理,以及字母和數字系列計算與數學能力分數都有下降,只有 3D 空間推理分數普遍上升。研究人員表示,受過高等教育如四年制學位的人成績下降幅度較小,但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下降幅度一樣大。

雖然智商分數會根據人們接受積極性或努力程度改變,但如果研究人員讓受測者正確理解測試,這類實驗仍有意義,且是有效的智力衡量標準。

很多原因導致測驗程度不如以往,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結果不代表美國人越來越不聰明,也不是每個認知領域都下降,背後原因值得進一步了解,如社會價值觀轉變也可能影響分數,當代人思考社會關心什麼,以及社會每天都在強調和強化什麼,可能會反映至能力測試表現,如近幾年越來越重視 STEM 教育,可能代表其他領域如抽象推理受關注較少,測試分數低,也可能只是受測者愈來愈不擅長這類測驗。研究團隊目前依據長達 40 年的資料庫理解社會因素。

不只美國認知測驗分數下降,挪威 2018 年研究也發現,智商分數幾十年來一直下降。挪威研究人員分析 1962~1991 年出生的挪威男性智商,發現 1962~1975 年出生智商分數每十年增加近 3%,但 1975 年後出生智商分數穩步下降。丹麥、英國、法國、荷蘭、芬蘭和愛沙尼亞的類似研究都出現下降趨勢。

挪威研究人員認為現代人智商下降不是基因問題,而是環境因素,可能包括教育系統和媒體環境變化、營養攝取差異、少讀書和常上網等。倫敦國王學院心理學教授認為傳統智力測量法對技術不斷變化的快節奏世界可能過時,如社群媒體會改變人們表達智力的方式,教育也需適應這種變化。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靠近台灣及南海!小馬可仕宣布「菲律賓增設基地供美國使用」

Google開始在美國、英國地區開放申請測試聊天機器人「Bard」

伊朗援助俄無人機 美國決發動制裁

AI審判人類的時代來臨?ChatGPT 4能代替法官草擬判決嗎?

相關新聞

為何節食後胖更快?研究:大腦放大飢餓訊號

許多節食減肥過的人都熟悉,正常吃飯後很快復胖,因長時間少吃會讓人吃得更多。科學家以老鼠實驗發現,關鍵在大腦交流方式變化,節食會調節飢餓感的神經細胞改變,進食時這些細胞會接收更強訊號,導致實驗老鼠節食後吃更多,體重增加更快。

網路充斥美食照片 研究:照片看太多次反會抑制食慾

滑社群媒體、新聞及隨時隨地出現的橫幅廣告,網路食物照無所不在,若剛好用餐或宵夜時間出現,看食物照片更令人垂涎三尺。但丹麥研究發現,同張食物照看幾十次的話,食慾反而下降。

木材在外太空不會變形!日本木製衛星材料通過10個月太空測試

為了減少太空垃圾,日本京都大學與住友林業 2020 年提出開發 LignoSat 木製衛星,並在去年將各種實驗木塊送上國際太空站進行長達 10 個月測試,結果表明所有木材都沒有明顯變形、剝落或損傷,有機會在未來成為最瘋狂的衛星外殼材料。

自然治癒又一佐證 研究:鳥鳴聲可釋放心理壓力

愈來愈多實證證據顯示大自然有益心理健康,在綠色戶外空間一小時,就可以降低血壓和皮質醇水平,對憂鬱症患者也有幫助。最近科學家進一步檢視大自然中的常見元素,發現常常接觸鳥類,聆聽鳥鳴聲,就可以舒緩壓力,並改善注意力疲乏症狀。

睡不著看一下幾點了 研究:看時鐘壓力大讓人更難睡

許多人都有過明明很累卻很難睡著,或半夜常醒來就難再入睡的經驗,嚴重者就得求助藥物。現在科學家發現問題癥結,可能是睡不著或半夜醒來後看時鐘。研究發現,心裡盤算還有多久就要起床、還剩多少時間睡覺,壓力會導致更嚴重失眠,讓人更依賴安眠藥。

波浪形傷口癒合速度快5倍 科學家成功找出背後原因

為什麼筆直平滑傷口復原速度,會比波浪狀的還要慢?最近新加坡南洋大學團隊成功解惑,可能會改變未來劃下手術刀的方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