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萬神殿能屹立兩千年? 科學家:古羅馬混凝土能自我修復

【文‧黃嬿】
古羅馬人是工程大師,許多當時的建築遺跡至今仍然存在,甚至仍在使用,這些建築很多是用混凝土建造,譬如羅馬著名的萬神殿圓頂,就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無鋼筋混凝土圓頂,於公元 128 年落成,至今仍完好無損,對比許多現代混凝土結構在幾十年後就倒塌,古羅馬的配方肯定有所不同。科學家發現,原來古羅馬混凝土中有自動修復的神祕配方。
不只萬神殿,古羅馬時期建造的架空水槽,至今很多仍在使用。科學家一直想知道,這些能承受特別惡劣條件的結構中,例如碼頭、下水道和海堤,或在地震活躍地區建造的結構,到底有什麼不同。
多年來,研究人員一直認為古代混凝土耐久性的關鍵是基於一種成分,即火山灰材料,例如來自那不勒斯灣波佐利地區的火山灰。後來科學家發現,古代混凝土中還包含毫米級的亮白色礦物,這些白色塊狀物被稱為石灰碎屑,源自石灰,這些在現代混凝土配方中是找不到的。
原本科學家認為古羅馬人是將熟石灰與火山灰混合,但是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以及義大利和瑞士科學家認為沒這麼簡單,他們發現,這些微小的石灰碎屑讓混凝土能夠自愈,原因是這些材料與科學家預期的略有不同,而且用於混合它們的技術也不同。
關鍵在多使用了生石灰。研究發現,羅馬混凝土中的石灰碎屑,可能是將生石灰直接與火山灰和水在極高溫度下單獨混合,或是與熟石灰混合製成,研究團隊稱之為熱混合的產物,而在熱混合過程中,石灰碎屑會形成一種特有的脆性奈米顆粒結構,形成一種容易破碎和反應的鈣源,提供關鍵的自我修復功能。
一旦混凝土內開始出現微小裂縫,這些鈣源就會優先穿過高表面積的石灰碎屑,這種材料可以與水反應,形成鈣飽和溶液,重新結晶為碳酸鈣,並迅速填充裂縫,或與火山灰材料反應,進一步強化複合材料。科學家稱,這些反應是自發的,會在裂縫擴散之前自動修復裂縫。
研究團隊還進行驗證,製作古代和現代配方的熱拌混凝土樣品,故意讓樣品開裂,然後讓水從裂縫中流過,結果不到兩週,古代配方的混凝土裂縫就完全癒合,水也無法穿透。但是一塊沒有生石灰的相同混凝土從未癒合,水不斷流入。科學家認為,2000 年前建造的羅馬海堤混凝土,能夠在海洋不斷遭受衝擊的情況下仍完好無損的保存數千年,關鍵原因就在於自癒。
科學家認為,這些更耐用的混凝土配方不只可以延長材料的使用壽命,還可以提高 3D 列印混凝土配方的耐用性,也可以減少水泥生產對環境的影響。研究已刊登在《科學進展》期刊。
- Riddle solved: Why was Roman concrete so durable?
- We Finally Know How Ancient Roman Concrete Was So Durable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