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男人到父親 大腦視覺處理與移情能力更好

【文‧黃嬿】
人生最大挑戰,為人父母肯定是其一,科學家發現成為母親後,女性大腦會有變化;而父親育兒工作參與度增加,越來越多研究發現男性主掌視覺與移情的大腦區域也出現可塑性。
為人父母對任何有新生兒的人來說都是革命,對新手媽媽身心變化很大,但父親身分是否重塑男性生理,很少有研究關注這點。
科學家已知,與沒有孩子的女性相比,新手媽媽懷孕期間和產後初期,腦容量會縮小,縮小是指重要功能會強化,其餘萎縮,讓大腦區域更專業運作,也是大腦創造和形成新突觸連接以適應新體驗的能力。母親大腦變化主要出現在灰質,灰質是富含神經元的組織層,包括與思考他人思想相關的區域。此外,皮質下層也出現變化,這位置位於大腦深處,與更原始功能相關,包括情感和動機。
這些變化可能有助母親提供嬰兒無微不至的照顧,因嬰兒無法表達需求,需要母親持續關注。研究發現當母親看到嬰兒照片或影片,懷孕期間變化最大的大腦區域也會活化。
最近發表於《大腦皮層》期刊的研究發現,男人大腦在孩子出生後也會發生可測量變化。相反,沒有孩子的男人沒有變化。
父親大腦一樣出現輕微腦萎縮,主要是皮質區域,即大腦外層負責管理注意力、計劃和執行功能的區域。研究人員比較嬰兒出生前後大腦掃描結果發現,男人皮質負責處理視覺訊息的區域,以及屬於大腦預設模式網路一部分區域發生變化。
預設模式網路是與大腦各區塊有高度互動的大範圍網路,指的是大腦靜止時,不執行特定認知任務時會有動作的區域,與對他人想法和感受心智化 (反思功能) 有關。研究發現父親社交大腦正在發生重塑過程,反應能力和注意力都會更好。
此外,男性成為父親後也會經歷荷爾蒙變化。成為父親的前幾週,男人皮質醇和睪固酮通常會下降,讓父親不太咄咄逼人,更接近孩子。新手父親也會經歷催乳素、催產素和雌二醇增加,導致男人表現養育行為。科學家認為,表現更多大腦和荷爾蒙重塑的男性,也更有動力參與育兒。
至於父親大腦可塑性程度,與嬰兒互動度有關,平均父親大腦變化度約為母親一半。
研究人員表示,成為父母需要改變生活方式和生物學,且需要新技能,如同情不會說話的嬰兒,所以大腦產生變化有道理,了解孩子對父親的生物學影響也很有趣,研究結果提醒新手爸爸,與孩子互動程度愈高,大腦會更好。
- Fatherhood Changes Men’s Brains
- Jeffery M. Leving: Becoming a father changes the brain. In a good way, actually.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