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起源獲共識 《科學》:是武漢市場不是實驗室

【文‧黃嬿】
2019 年底新冠病毒 (COVID-19) 從武漢爆發,至今將近三年,科學家一直試圖弄清病毒起源,然而隨著政治對抗成謎。最近《科學》期刊兩項研究終於獲得科學共識,直指導致全球超過 600 萬人死亡的冠狀病毒疫情是動物傳給人類,起源的確是中國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不是中國實驗室。
2019 年底新冠病毒 (COVID-19) 從武漢爆發,至今將近三年,科學家一直試圖弄清病毒起源,然而隨著政治對抗成謎。最近《科學》期刊兩項研究終於獲得科學共識,直指導致全球超過 600 萬人死亡的冠狀病毒疫情是動物傳給人類,起源的確是中國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不是中國實驗室。
疫情剛爆發時,全世界科學家都認為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是溫床,因自 2019 年 12 月以來已知最早 COVID-19 病例,包括那些沒有報告直接接觸的病例,地理上都集中這個市場,但一病毒實驗室也在武漢,期間國際科學家團隊赴武漢查詢病毒來源稱資料不齊全,增加對實驗室洩漏的質疑。
《科學》期刊兩篇研究都直指就是這個市場,認為 2019 年 11 月下旬在華南市場發生的兩次獨立傳播事件,是動物傳播到人類的首次途徑。科學家分析第一個 COVID-19 病例位置,並查看從市場不同位置表面採集的樣本,以及中國疫情最初幾週從 COVID-19 患者樣本採集的病毒基因組序列,確認世界衛生組織 (WHO) 當月報告所有 174 例 COVID-19 病例的位置,155 例在武漢。
大部分早期患者沒有在市場工作或購物過,但確實住在附近,支持市場是疫情中心的觀點。且認為新冠病毒傳染給周邊地區成員前,供應商是第一個感染對象。他們也認為,市場極有可能還有更多動物與人類傳播途徑,只是記錄到的 COVID-19 病例沒有顯現。
除了市場是疫情起源地,研究也認為病毒是經中國野生動物貿易傳播。兩項研究證據顯示,COVID-19 起源於武漢菜市場銷售的活體哺乳動物。科學家採用分子鐘技術,透過基因突變隨時間發生的自然速度,為病毒譜系進化建立框架,發現名為 A 的病毒譜系與蝙蝠病毒親屬密切相關,繼而產生第二個譜系,名為 B,認為當時這兩個譜系同時在市場不同地點傳播。科學家推測,COVID-19 可能是在野外或中國農場由攜帶冠狀病毒的蝙蝠傳染給 COVID-19 病毒易感動物後,再透過市場出售的活體動物傳染給人類。
現在已知對 COVID-19 易感的哺乳動物是紅狐、豬獾和狸,這些動物在疫情爆發華南市場都有販售。華南市場關閉後,從地板和籠子等市場表面採集的樣本也發現呈陽性樣本與出售活體野生動物的攤位有關。
未來研究人員表示,科學家和公職人員必須改善中國野生動物貿易,並促進全面檢測市場販售的活體動物,否則仍可能滋生更多導致全球大流行的疫情。
- Research shows coronavirus pandemic originated in Wuhan wet market and did not escape from a Chinese lab
- COVID-19 originated at Wuhan wet market via raccoon dogs and foxes
- The viral evolution of COVID-19 in animals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