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光三越叔姪之爭大逆轉 知情人士曝原因:形勢比人強

美股四大指數開漲 台指期夜盤重返15,800點之上

119、110突斷線!中華電信線路異常 新北市報案電話一度中斷

病毒起源獲共識 《科學》:是武漢市場不是實驗室

(首圖來源:Pixabay)
(首圖來源:Pixabay)

【文‧黃嬿】

2019 年底新冠病毒 (COVID-19) 從武漢爆發,至今將近三年,科學家一直試圖弄清病毒起源,然而隨著政治對抗成謎。最近《科學》期刊兩項研究終於獲得科學共識,直指導致全球超過 600 萬人死亡的冠狀病毒疫情是動物傳給人類,起源的確是中國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不是中國實驗室。

2019 年底新冠病毒 (COVID-19) 從武漢爆發,至今將近三年,科學家一直試圖弄清病毒起源,然而隨著政治對抗成謎。最近《科學》期刊兩項研究終於獲得科學共識,直指導致全球超過 600 萬人死亡的冠狀病毒疫情是動物傳給人類,起源的確是中國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不是中國實驗室。

疫情剛爆發時,全世界科學家都認為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是溫床,因自 2019 12 月以來已知最早 COVID-19 病例,包括那些沒有報告直接接觸的病例,地理上都集中這個市場,但一病毒實驗室也在武漢,期間國際科學家團隊赴武漢查詢病毒來源稱資料不齊全,增加對實驗室洩漏的質疑。

《科學》期刊兩篇研究都直指就是這個市場,認為 2019 11 月下旬在華南市場發生的兩次獨立傳播事件,是動物傳播到人類的首次途徑。科學家分析第一個 COVID-19 病例位置,並查看從市場不同位置表面採集的樣本,以及中國疫情最初幾週從 COVID-19 患者樣本採集的病毒基因組序列,確認世界衛生組織 (WHO) 當月報告所有 174 COVID-19 病例的位置,155 例在武漢。

大部分早期患者沒有在市場工作或購物過,但確實住在附近,支持市場是疫情中心的觀點。且認為新冠病毒傳染給周邊地區成員前,供應商是第一個感染對象。他們也認為,市場極有可能還有更多動物與人類傳播途徑,只是記錄到的 COVID-19 病例沒有顯現。

除了市場是疫情起源地,研究也認為病毒是經中國野生動物貿易傳播。兩項研究證據顯示,COVID-19 起源於武漢菜市場銷售的活體哺乳動物。科學家採用分子鐘技術,透過基因突變隨時間發生的自然速度,為病毒譜系進化建立框架,發現名為 A 的病毒譜系與蝙蝠病毒親屬密切相關,繼而產生第二個譜系,名為 B,認為當時這兩個譜系同時在市場不同地點傳播。科學家推測,COVID-19 可能是在野外或中國農場由攜帶冠狀病毒的蝙蝠傳染給 COVID-19 病毒易感動物後,再透過市場出售的活體動物傳染給人類。

現在已知對 COVID-19 易感的哺乳動物是紅狐、豬獾和狸,這些動物在疫情爆發華南市場都有販售。華南市場關閉後,從地板和籠子等市場表面採集的樣本也發現呈陽性樣本與出售活體野生動物的攤位有關。

未來研究人員表示,科學家和公職人員必須改善中國野生動物貿易,並促進全面檢測市場販售的活體動物,否則仍可能滋生更多導致全球大流行的疫情。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全台最HIGH「愛的幸福方程式」登場!和華南一起樂遊闖關抽iPhone 13

陸大學生免費為逾千長者補拍婚紗照 拍近5萬照片記錄「不老愛情」

研究稱「新冠肺炎源於華南市場」 世衛:還有討論空間

不是來自實驗室…科學期刋稱新冠起源武漢華南市場

相關新聞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早期徵兆可能在眼睛裡

眼睛是靈魂之窗,更能反映人體健康的真實狀況,美國佛羅里達州博卡拉頓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所醫學教育主任格里爾(Christine Greer)最新研究發現,眼睛是進入大腦的窗口,透過觀察眼睛後部、視神經和視網膜的檢查,有助於早期診斷阿茲海默症。

污水處理不再昂貴困難 以木材輕鬆去除 80% 染料有毒物

紡織業製程的副產物有毒染料,若是不妥善處理直接排放到環境中,自然會危及環境和社會,而現在瑞典與印度科學家攜手,取自廢棄木材推出新的過濾介質,輕鬆從廢水中去除大部分染料。

更難處理雙重任務 哈佛研究:人類大腦55歲就開始衰老

人類大腦比預期更早開始老化。《刺胳針 健康長壽》最近研究發現,人類 55 歲時同時處理多項任務的能力就開始下降,是大腦衰老的分水嶺,比傳統 65 歲高齡閾值早整整十年。

弗林效應消失?研究發現人類智商正在下降

所謂人類智商只會愈來愈高的弗林效應已不存在?美國西北大學和俄勒岡大學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美國人智商分數幾十年來首次下降。尤其 18~22 歲年齡組中受教育程度較低者下降幅度更大,不只美國,歐洲多國家也發現同樣趨勢。

天賦異稟不稀奇 專家:真正罕見人才是協作者

未來 AI 可能取代許多人類工作,因此企業愈來愈重視機器做不到的技能。哈佛商學院和法學院教授發現,過去談到人才時常忽略的條件是合作能力,其實懂得如何跨團隊協作的人非常罕見,將來這種人才有最大的競爭優勢。

情緒影響生理 研究:情緒壓力降低胃部PH值

情緒與腸胃道不適症狀有關,但科學家尚未深入測量消化系統內部環境如何隨情緒變化。羅馬第一大學研究人員的有趣研究,發現情緒與腸胃不適症狀確實有關,實驗者光短暫看到恐怖或噁心畫面,胃就會增加胃酸分泌,呼吸頻率也會加速,導致人們產生不適的本能反應,科學家認為這感覺是進化防禦,為人類恐懼反應的一部分,逼迫人類在威脅狀態下採取行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