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將閱讀障礙視為缺陷 研究:更擅長探索、有助物種進化

【文‧Emmastein】
對於那些先天閱讀書面語言有障礙的人來說,用來理解現代世界的文字就像天書一樣難以理解。然而一篇新研究重新審視將發展性失讀症視為認知劣勢的傳統觀點,指出那些閱讀障礙患者的大腦反而更容易摸索環境以尋找任何有用線索,反過來與其他個體合作成為物種進化基石。
發展性失讀症(Developmental dyslexia)或稱發展性閱讀障礙,指在智力無損前提下,兒童於發展過程中出現難以流暢閱讀和書寫文字的症狀,嚴重程度因人而異。其他症狀包括難以拼出單字、難以快速朗讀字詞、無法專注閱讀、難以連續書寫、無法言說腦中字彙、無法理解閱讀內容等。
失讀症與智商無關,不少專業領域傑出人士成就甚高、但他們也具有閱讀障礙。可惜並非所有失讀症兒童都能受到良好陪伴提攜,在這個透過文字傳遞知識的現代世界中,很多兒童就因文字理解能力較低而被歸類為劣勢群體。
最近,劍橋大學心理學家 Helen Taylor 和 Martin David Vestergaard 重新審視將發展性失讀症視為劣勢的傳統觀點,提出患有閱讀障礙的人在不同狀況下反而具有優勢,更擅長探索未知事物。
具體來說,那些難以快速理解書面文字意義的人,大腦反而更容易迅速摸索周遭以尋求改善當下困境的有用線索,這也可以解釋為何患有閱讀障礙的人似乎更偏向需具備探索、創造、發明等能力的職業,如科學、藝術、建築、工程等,又比如愛因斯坦、牛頓、愛迪生、達爾文、畢卡索、達文西等世紀代表人物,其實也都曾被掛在閱讀障礙名單上。
重要的是,研究人員認為需改變我們將失讀症視為神經系統疾病的觀點,因為這些人轉向探索未知事物、適應不斷變換的環境,讓不同個體之間的互補成為人類進化基石。
新論文發表在《心理學前緣》(Frontiers in Psychology)期刊。
- Developmental dyslexia essential to human adaptive success, study argues
- People with Developmental Dyslexia have strengths that contributed to survival of our species, research suggests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