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購屋兩極化 美國 K 形經濟來了

【文‧黃嬿】
現在許多年輕人崇尚自由,即使有錢也不想揹債買房,但有沒有房子還是衡量是貧是富的指標之一。一項美國調查顯示,2020 年愈來愈多千禧世代成為有房一族,購屋佔比各世代最高,但同時也有更多千禧世代相信他們永遠不會買房屋,甚至計劃永遠租房。專家認為,這種差異證明千禧世代富人和窮人的貧富差距愈來愈大。
從金融危機開始,快要出社會以及剛出社會工作的千禧世代,一直面臨天文數字的學生貸款債務、高昂的生活成本、受重創的就業市場和大蕭條所留下的停滯薪資等財務負擔,而這場冠狀病毒(COVID-19)引發的經濟衰退,又加重大部分人的重擔。
對這世代的人而言,成年後就歷經兩次歷史性衰退,但這種災難也讓原本就有錢的千禧世代更有錢。Business Insider 報導指出,「只需比較千禧世代的住房,就知道一代財富差距有多大。」Apartment List 的房屋所有權報告針對 1,851 個千禧一代進行調查,發現 2020 年,千禧世代購買房屋的人數超過任何一代。但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千禧世代認為永遠無法擁有房屋,18% 表示打算永久租房,其中 74% 認為負擔能力是主要原因。
千禧一代的房屋擁有率已從三年前 40% 攀升至 47.9%,代表 2020 年,年齡在 25~40 歲的千禧世代正進入主要的購屋族群。原因是利率在 2020 年創下歷史新低,使有錢支付頭期款的人更容易購買房屋。
當然一些思想較前衛的千禧世代會說,比起買房,他們更喜歡租房,約有三分之一受訪者表示,他們更喜歡租房的靈活性,且不想處理自住房的隱性成本。但是,負擔能力仍然是那些不買房者的主要原因,並且是千禧世代貧富差距的核心。
美國西北大學人口統計學家和社會學家認為疫情大流行正在擴大千禧世代內的經濟不平等。Apartment List 報告也寫到,「導致千禧世代房屋所有權偏低的經濟不平等現象正在加劇,而不是減弱。」一些人幾乎沒有財富可以依靠,因為他們在新冠病毒衰退期間經歷失業和其他困難。但收入穩定、規模較小,較富有的千禧世代,花的錢可能比疫情前更少,因此可能在此期間有更多積蓄可買房。
許多專家預言,疫情之後富人和窮人的復甦速度不同,不平等只會加劇,而這份年輕人的購房調查結果,正好成為美國經濟呈 K 形復甦的證據。
- The pandemic is deepening a wealth divide among young people: the 'millennial rich' and the 'millennial poor'
- The millennial wealth gap is growing as some flock to buy houses and others give up on homeownership entirely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