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虛構參考文獻 2生碩士論文重寫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葉高華近期發現有兩所大學碩士生的論文參考文獻引用他的作品,卻是AI所虛構,他分別寫信給兩所大學校長檢舉。圖/翻攝自中山大學教授葉高華臉書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葉高華近期發現有兩所大學碩士生的論文參考文獻引用他的作品,卻是AI所虛構,他分別寫信給兩所大學校長檢舉。圖/翻攝自中山大學教授葉高華臉書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葉高華近期查詢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發現屏東大學、南華大學的學生碩士論文參考文獻有列他的作品,「但我從沒寫過」,疑是用AI生成不存在參考文獻;兩校校方昨都證實學生涉AI虛構內容,皆須重寫論文。

葉高華指出,他發現自己沒寫過的論文後,也順便看該篇論文其他參考文獻,果然也是虛構的,「我就說,用AI生成文獻怎麼可能只是個案」,大眾關注AI抄襲剽竊問題,但AI虛構是更嚴重的事,AI資訊來源查核,是很重要的一門功夫,各校應速納入教學識讀使用AI正確觀念。

「向揭露此事中山大學葉教授致上最誠摯歉意,也感謝善意提醒。」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主任林思玲說,該篇論文是碩士在職專班二年級學生,五月通過口試後,便上傳修改過的論文版本,已請指導教授與該生開會釐清。

林思玲轉述,該名學生表示因口試委員們提醒應明確標註論文內引用文獻出處及補充部分文獻,口試結束後,便用AI工具ChatGPT免費版生成論文的文獻資料,但沒審慎查核生成內容,就直接複製;之後因文獻格式與標註方式看起來沒異狀,獲同意將修改版本上傳。連指導教授也說,經此事才知道AI會假造文獻。

林思玲說,學生被告知後即撤回國家圖書館上傳論文檔案,因尚未完成學位論文抄襲比對結果審核表提送,也還沒辦離校畢業程序,學校未授予碩士學位,最後決議撰寫的碩論畢業申請不通過,要重新撰寫論文。

南華大學則指出,本月十九日接獲葉高華教授透過校長信箱檢舉,隔天開系務會議並與相關口試委員討論,確認遭檢舉學生論文所列參考文獻,多數為生成式人工智慧虛構內容,已明顯違反教育部「專科以上學校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原則、也違反校方「學生學術倫理處理要點」規範,決議該生論文口試成績「不及格」,應重新撰寫論文。

由於AI生成用於論文恐非個案,林思玲說,以後會要求老師,學生列出文獻後要一項一項反查,也將開設AI觀念、應用課程給老師及學生。

南華指出,請教師宣導學生審慎使用生成式AI,避免不當引用與抄襲,未來校方將優先採購具備AI生成內容比對功能之檢核軟體系統,所有論文在口試前,均須經過檢核以驗證內容正確性。

論文造假 論文抄襲 AI

延伸閱讀

偷吃步?碩士生疑「用AI掰參考文獻」寫論文 南華大學要求重寫論文

AI虛構碩論參考文獻 屏東大學:論文重寫、強化AI教育

研究生怨指導教授「只會批評」沒具體建議 網點頭:每天實驗室待到凌晨

QS世界大學排名慘輸馬來西亞 醫轟成績難看揭關鍵問題:令人擔憂

相關新聞

啦啦隊女神變人生導師?李多慧東華大學開講2小時 粉絲:根本隱藏版見面會

韓籍啦啦隊女神李多慧在台灣人氣高漲,不僅以熱情應援圈粉無數,也積極投入中文學習。近日,東華大學官網宣布,李多慧將於9月12日下午2時至4時舉辦演講,主題為「危機不是結束,而是轉機」,消息一出不少學生手刀報名,目前已經額滿。

台大副校長才獲台灣傑出女科學家今遭控經歷涉假 校方:完全依法處理

國立台灣大學副校長廖婉君被爆料,她聲稱研究獲得數個國際通訊標準認證,但經歷涉嫌誇大不實。台大對此表示,學倫相關調查多屬保...

台大副校長被控經歷造假 鄭英耀:待調查結果再處理

國立台灣大學副校長廖婉君遭爆料疑似經歷造假,教育部長鄭英耀今天表示,教育部已請台大進行調查,教育部沒有預設立場,先看台大...

錄取牙醫卻放棄!他嘆「人生最後悔決定」 過來人反揭內幕:是好事

今年3月公布114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第一階段榜單,其中牙醫系的錄取分數普遍高於醫學系,可看出牙醫已成為不少高中生的首選。對此,一名網友分享,他曾放棄國防醫學院的軍費牙醫系,轉而選擇北醫藥學系,是做了「人生最後悔的決定」。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名校+熱門科系=人生起飛?「四大電機」碩士生吐心聲:希望你不會成為下一個

「讀四大電機碩,人生真的順利了嗎?」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坦言自己曾以為進入台大、清大、陽交大及成大四校之一的電機工程學系,就代表前途一片光明…

電機系讀三年「沒成就感」想鬼轉…大四生掙扎考研還是工作 網建議:不要受限

不是所有人讀的科系都是自己真的喜歡的,也有可能讀了才發現和自己原本想的不一樣。一名大學生表示自己讀電機的這三年很沒成就感,現在要升大四非常猶豫該轉換跑道還是繼續讀碩士,不少網友都勸原PO想清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