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不良 親師LINE群組淪戰場

社群通訊工具已成親師溝通的重要管道,台中市議員陳文政指出,他接獲多個案例,有些親師群組卻演變為教師、家長互控的戰場,籲教育局應盡速研擬明確使用指引。教育局表示,難以用行政命令一體規範,由各校自行制定原則。
議員陳文政指出,他曾處理多起親師群組衝突,有案例甚至因家長截圖互控鬧上法庭。目前並無明文規範教師是否應加入或成立LINE群組,有些是教師主動建立,有些則是應家長要求。一旦群組內出現糾紛,教師往往陷入兩難,甚至承受沉重心理壓力。
陳文政分析,社群群組衍生三大問題:一是削弱學生自主責任感與表達能力,家長習慣即時掌握訊息,反而剝奪孩子應該承擔的任務;二是教師長時間回覆訊息,導致工時無形延長、休息時間被壓縮;三是群體壓力壓縮教師專業空間,容易引發對教師言行的質疑甚至攻擊,影響教學秩序。
他建議教育局推動更明確通訊政策,例如導入「一對多」LINE官方帳號或電子郵件公告制度,避免「人人皆可發言」導致誤會與紛爭;若短期難導入替代方案,也可考慮回歸傳統聯絡簿。
楊姓教師坦言,家長要求成立LINE群組,「隨時」溝通學生情況,但教師面對無理要求時,只能以正向語言應對,盡量避免衝突。老師也要求,晚上10時後,盡量不要用LINE以免干擾。
有幼兒園教保員表示,學校規定須透過LINE群組聯繫家長,即便遇到語氣不佳訊息,也會刻意避開情緒性或批判用語,以免遭截圖、被公開放上網「公審」。
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目前多數學校仍以紙本聯絡簿作為正式親師溝通工具,社群軟體則屬輔助性質,呼籲師長與家長保持理性溝通,避免因誤解或情緒性發言導致衝突。
教育局指出,親師群組性質屬自發且非正式,學校場域與溝通需求多元,因此難以一體適用的行政指引統一規範。將鼓勵各校依實際運作與校務需求,制定適當使用原則與提醒機制,確保資訊交流的品質與教師權益。
▪整理包/114年升大學分科測驗 8科完整試題與解答
▪獨/台師大女足爆抽血換學分 教練深刻反省:被控霸凌太沉重
▪教練成就不應被抹滅 簡奇陞籲「勿霸凌」:誠摯道歉絕對接受
▪台師大粉專悄刪周台英道歉信止血 網轟:丟臉的學校
▪上頂大還不夠?台大生不解1情況被質疑洗學歷 網:很合理
▪怕畢業後無結果!女學生遭師騷擾「下跪陳情」 校方反應曝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