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你也是嗎?ChatGPT又全球大當機!網友氣炸:總是在上班壞掉

財經記者潛入詐騙LINE群 親身體驗假投顧周旋套路3部曲

周曉涵戀愛ing?「罪後真相」導演陳奕甫進出香閨爆過夜情

龍年國一新生多…114學年度增加90班 新北班級供不應求

新北市各國中於6月20日舉行114學年度新生實體報到作業。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各國中於6月20日舉行114學年度新生實體報到作業。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龍年國一新生人數增加,導致新北中永和、林口、三峽、樹林、土城、鶯歌、淡水等區國中班級數供不應求,侯友宜也坦言「滿額學校壓力確實非常大」。新北市教育局統計,新學年度比前一年增加超過90班,已撥款1800萬,提供26校58班設施所需。

日前議員張維倩先點出,永和國中及福和國中因為報名人數暴增,以永和國中為例,經遞補還是有44人落榜,一堆家長跟她陳情,放榜當天沒有跟同學上同所學校,學生們抱在一起哭,她知道學校都把老師辦公室、專科辦公室挪用來給學生使用,但礙於量能有限,無法多開班級數。

議員蔡淑君表示,有媽媽跟她說,要滿3歲的孩子排不上幼兒園,不論公幼或私幼都是備取,當初她爭取南勢國中也非常久,今年九月終於即將開學,一次吸納了300多名學生。蔡要求市府針對文小五用地要設置滿足0至12歲學校,不然會來不及因應需求。

而淡水狀況則是特殊狀況,淡水國中、正德國中、竹圍國中因仍有餘裕,無法新設學校。議員陳偉杰指出,淡水因為捷運方便,若家長在北市工作,就會讓孩子到士林北投學區就讀,由於淡海新市鎮人口逐漸增加,所以提出開設淡水國中新市鎮校區,以解決新市鎮學生就學問題。

教育局回應,為因應114學年度國一新生就學需求,比113學年度增加逾90班,其中板橋與新莊區增幅最為明顯,分別增加逾20班;林口區則因重劃區發展快速,預估增設逾10班;中和、三重、蘆洲、永和、三峽及汐止等地區亦因鄰近都會區及人口集中,呈現5至9班不等增班需求。

教育局表示,目前核撥1800多萬元,是依照各學校在新生報到前預估的需求,先行補助26所學校、共56個班級,如北大高中、桃子腳國中小、土城國中、鳳鳴國中等學齡人口快速成長的重劃區學校,確保開學前教學空間及設施備妥。

教育局補充,實際班級數則根據6月20日國一新生報到情況進一步調整,各校會根據實際報到人數及學校原有設施設備資源等彈性調配規畫,並可自籌經費或專案報局辦理。教育局將持續滾動檢討、提供所需協助,確保學生就學無虞。

新北市各國中於6月20日舉行114學年度新生實體報到作業。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各國中於6月20日舉行114學年度新生實體報到作業。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淡水 教育局

延伸閱讀

雲林林內採芋頭活動報名秒殺 新北遊客:首度看到種在田裡的芋頭

沙鹿北勢國小遭爆教室漏水 中市教育局:非事實

宣傳大罷免要出來投票 新北綠議員將助罷團強化陸戰能量

民進黨新北串聯大罷免 蘇巧慧:從民團後盾轉並肩同行

相關新聞

北投國中女壘隊食物中毒 月底將赴美比世界大賽

北投國中女子女球隊球員驚傳出食物中毒事件,共有8人就醫,校方證實表示,球員參與晚間課程有一起叫外賣,食用完畢後有出現身體...

民團調查:近6成小學生性知識不及格 半數靠上網搜尋自學

「老師,為什麼女生會流血?」面對孩子純真的提問,多少大人選擇閃躲或敷衍?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兒福聯盟今共同發布『202...

114年免試入學分發結果出爐 錄取率99.63%

114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今天公告分發結果,報名人數總計11萬4257名,錄取11萬383...

高中免試入學上午11時放榜 查詢方法看這裡

114學年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今放榜,今年會考考生共計15萬7504名,各就學區將於今日上午11時公告分發結果,考生可上...

高中就近入學獎學金無預警遭教部砍 學校主任嘆已招生「很尷尬」

國教署每年補助就近入學獎學金,國中生升高中時若就近入學地方高中,且保持一定成績,每學期可領取1萬元獎學金,從高一到高三最...

側身全裸?國小女童肚皮舞服裝太性感惹議 承辦單位:家長覺得可愛

新北市近日舉辦一場國小學生舞蹈觀摩賽,其中女童表演肚皮舞時所穿服裝引發民眾熱議。從社群網站外流的影片畫面可以看到,除了一名年紀較小的女童穿著正常外,其他女童從側身看「幾乎全裸了」,引發正反討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