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教育部擬放寬申請入學3倍率 周五送招聯會最後討論

教育部研議將申請入學長年來的3倍率擴大至4倍或4.5倍,並已於5月時獲招聯會常務學校支持,該案將於周五提至招聯會會員大會由各大學一同討論。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教育部研議將申請入學長年來的3倍率擴大至4倍或4.5倍,並已於5月時獲招聯會常務學校支持,該案將於周五提至招聯會會員大會由各大學一同討論。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大學多元入學管道之一個人申請近年過渡到申請入學,篩選倍率一直維持於3倍,聯合報掌握,教育部研議將長年來的3倍率擴大至4倍或4.5倍,並已於5月時獲招聯會常務學校支持,該案將於周五提至招聯會會員大會由各大學一同討論,若成功放寬,代表進入第二階段甄試的學生將增多。

篩選倍率顧名思義為申請入學第一階段時先篩選出招生人數幾倍的人,以進入第二階甄試。以台大中文系為例,其今年招生名額23,依目前篩選倍率為3,即最多可讓23乘以3,69人進入二階甄試;若篩選倍率升至4倍,則將有92名學生可進入二階甄試。

教育部於常務會議上表示,希望大學從新研議,將申請入學篩選倍率從3倍擴大至3.5倍或4倍以上,增加考生通過志願校系第一階段的機會,並於第二階段招到更適合的學生。

一名知情人士向本報指出,教育部高教司5月時邀集招聯會常務委員學校,並帶著數間學校經4、4.5倍率的招生試算報告向學校說明,告訴若採用新倍率可篩進多少人,有助改善近年各校申請入學缺額。

但該名人士也說,頂尖大學多表贊同,而優久聯盟私立大學起初都未表態,在於放寬倍率後頂大都能盡量挑人,挑剩的再給後面學校,且現在學生還會傾向保守填私立大學,但倍率放寬後進入二階機率更高,「學生還有什麼理由不填國立?」都說117學年是少子化下的大學大限,該方針若上路恐會讓大限提前到來。

一名頂大高層則指出,不可諱言放寬倍率對頂大好處較多,但如電機等系於申請階段都能滿招,其實也不會想再放寬倍率。但倍率放寬,能讓有缺額的學系提升至4倍率,讓多一點學生進入二階甄選,即能改善缺額風險。

據了解,數間頂大正嘗試向私校等遊說,指部分私校還有招生底氣,放寬倍率也能受惠。但另一名頂大高層表示,倍率擴大只會好到台大等校,台大採用二階筆試,當然希望人數愈多愈好,對其他校系而言,進入二階學生變多,有無人力做書審、面試則是問題;而學生看似進入二階機會高,但要多花錢跑二階甄審,也不代表肯定錄取。

招聯會則表示,將在周五召開會員大會,依據常委會決議討論是否同意調整篩選倍率,又面對少子化,大學也看到生源減少問題,調整篩選倍率可使更多學測成績達到校系檢定門檻的學生,有機會讓校系看見其能力表現並擇才入學,增加進入第二階段甄試的機會。

教育部研議將長年來的3倍率擴大至4倍或4.5倍,並已於五月時獲招聯會常務學校支持。圖/讀者提供
教育部研議將長年來的3倍率擴大至4倍或4.5倍,並已於五月時獲招聯會常務學校支持。圖/讀者提供

申請入學 教育部 台大

延伸閱讀

擴大申請入學3倍率周五討論 教育部:尊重招聯會決定

私校專任師鐘點費凍漲32年 高教工會:超鐘點工作一年少領4.8萬

大學115學年特殊選才比率增至2.5% 全國2410名額

教育部:特別預算挹注高教200億 其中100億攬才電機電子等領域為主

相關新聞

國防藥學系招生人數12年增3倍 藥師:供需失衡非民眾之福

日前教育部允許國內三家學士後醫學系新增招生名額,引發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主持會議,協調衛福部與教育部,維持國內130...

醫師增名額爭議未止 29醫團聲明「反對招生黑箱灌水」

近期清華、中興、中山三校醫學系名額擴增爭議,已不僅是技術問題,而是牽涉制度邏輯是否被顛覆、政策承諾是否遭破壞的嚴重議題。...

遭控經歷涉假 台大副校長:爆料非事實、將採法律行動

國立台灣大學副校長廖婉君被爆料,她聲稱研究獲得數個國際通訊標準認證,但經歷涉嫌誇大不實。廖今天透過律師提出聲明,指未有違...

葉丙成請假接受性平案調查滿一個月 教育部:調查進行中葉持續請假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臉書發文涉洩露學生性平案個資,民進黨立委要求將其送性平會調查,葉丙成後來請假一個月,教育部性別平等教...

繁星錄取台大醫高中生科展作品遭撤獎 中市教育局說話了

台中一名高中生今年繁星錄取台大醫學系,其科展得獎作品被認定違反研究倫理,遭撤銷參賽資格與獎項;台灣大學將開會討論該生錄取...

中研院天文所發現遙遠天體「菊石」 打臉太陽系「第九行星」的存在?

太陽系有「第九行星」?多年來,天文愛好者努力尋找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由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祥宇與博士...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