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高雄大學重啟討論合併 教育部:尊重雙方意願

教育部主任秘書林伯樵(中)今天表示,教育部不會引導學校併校程序與後續校名規劃,最重要者,還是兩方學校必須有共識。記者許維寧/攝影
教育部主任秘書林伯樵(中)今天表示,教育部不會引導學校併校程序與後續校名規劃,最重要者,還是兩方學校必須有共識。記者許維寧/攝影

高雄大學日前召開第51次校務會議,會中表決「是否同意重啟與國立中山大學合校議題研議與討論」,經校務會議代表通過,將重啟研議與中山大學合併案。教育部主任秘書林伯樵今天表示,教育部不會引導學校併校程序與後續校名規畫,最重要者,還是兩方學校必須有共識,教育部會尊重雙方意願。

中山大學、高雄大學兩校於2019年時就開始討論合併事宜,但據了解,中山大學過去要求合併後需採用國立中山大學為校名,2023年曾向高雄大學建議併校後統一命名為「國立中山大學」,但未會獲得高雄大學回應,如今中山大學態度放緩,認為兩校合併後校名可再討論。

教育部今天舉行出國留、遊學實體說明會,教育部主秘、中山大學前教務長林伯樵表示,併校討論尊重雙方學校意見,學校必須和教師、學生、職員還有校友共同討論,至於合併規畫為何、未來校名規畫等,教育部不會給予引導。

林伯樵談到,教育部尊重雙方意願,最重要者,還是兩方學校必須有共識。程序上,學校需經校務會議討論、提出規畫書,評估整併必要性和長遠規劃等,兩校取得共識後再和教育部提出申請。

高雄大學 教育部 中山大學

延伸閱讀

補助延宕害後龍國中操場徵收卡關 鍾東錦:教育部真的很混蛋

2028自然科老師恐歸零?傳近7成儲備師資不願投入教職 教育部澄清

董事會遭控圖謀校產 教育部證實蘭陽技術學院將解散清算

葉丙成惹怒綠委遲早下台? 台大校長:讓他回來沒問題

相關新聞

教育部AI聯盟跟不上初選 學校批:搞一年了還搞不好

教育部大專校院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CA)上路將屆滿一年,本學期更擴張至55校,本報掌握,聯盟下學期將推出10門課。但...

監院促檢討私校退場雙軌制 教育部:均有確保師生權益

監察院今指出,七月底將停辦的大漢技術學院是第一所自動引用私校法退場的學校,引發退場雙軌制爭議,要求教育部改善。教育部則表...

監院促檢討私校退場雙軌 教部:都會確保師生權益

大漢技術學院引用「私立學校法」退場,引發爭議,監察院通過調查報告,促檢討現行的「雙軌制」。教育部今天表示,雙軌都重視保障...

學檔爭議/教育誠信掀熱議 學界提防範造假監管制度

「最佳辯士」學習歷程造假事件,引發教育現場「誠信」底線的討論。未來如何杜絕?有高中校長建議,每個人上傳時,都簽署誠信聲明,落實責任制度,並在系統自動標示高風險項目。有老師認為此事件反映出教授審查時間過短,可考慮限制學習歷程的頁數。

廣角鏡/「珣珣」國中畢業 生命鬥士想當畫家

嘉義市南興國中畢業生張羿珣從小因意外頸部以下癱瘓,堅持天天到校上課,放學後參加課後輔導,用嘴叼「嘴控筆」寫字,認真完成每...

基隆姑姪攜手抗病魔 影片獲特教美獎

基隆特殊教育學生美術比賽頒獎表揚多名學生,信義國中黃姓畢業生3年前曾因「開學15天被同學打4次」引發社會關注,他不僅勇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