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榜首棄台大選清大 徐伯均建議學子:保持好奇、獨立思考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四十歲的徐伯均,回首十八歲時意氣風發的選擇,從未後悔。
徐伯均是台灣二○○三年大學指考第二(理工)類組榜首,當年他未選擇排名第一的台大電機系,選讀清大材料科學系時轟動一時,被視為「選系不選校」的特例。廿二年過去,近日因聯合新聞網「報時光」回顧徐伯均的故事,在社群意外引起討論。
現為美國芝加哥大學分子工程系(Molecular Engineering)助理教授的徐伯均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選讀清大材料時,並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不過當時為了讓「榜首」頭銜名實相副,加上師長的「善意期許」,幾乎沒日沒夜地苦讀,直到有天體力透支,卻發現隔天要交的報告沒時間完成時才頓悟「我高估了自己的學習能力」。
從那次後,徐伯均開始放鬆自己,校園生活變得有趣,但代價是成績走下坡,申請美國大學研究所第一年,竟沒有拿到任何錄取通知。很多人都不清楚他這段經歷,原來榜首不是一路順遂的保證。
徐伯均說,累積過去的經驗,自己將「情緒」跟「問題本質」做出了區別,很多挫折是可控的,只要有對策、時間、耐心,自然就有解決的時候。如果遇到「不可控的挫折」,那麼必須要將心態扶正,告訴自己只能繼續前行。
「時間拉長後往回看,很多當時以為是重大挫敗,成長後覺得其實只是小小石頭。」徐伯均說,從這段體驗發現,「愈早碰到失敗,後來吃虧機率愈小」。
年輕學子如何對未來做出正確選擇?徐伯均說,不妨多聽建議,從而獨立思考;不要浪費每個人基因裡的天賦「冒險精神」和「好奇心」,「跬步千里,養成好的習慣,讓時間累積實力」。
▪ 會考志願選填/盤點雙北高中之最!從校風到外送…校友心聲、特色一次看
▪ 申請入學落榜別灰心!把握最後機會 114分科測驗考前整理看過來
▪ 114分科測驗/數甲、數乙考點全解析!掌握作答節奏成關鍵 數乙「五大單元」必考
▪ 114分科測驗/社會3科時事大彙整!重「跨科思考」 從學測分析考題趨勢
▪ 不是中國!末日糧食議題發酵 全球只有「這國家」能養活自己
▪ 整理包/會考選校指南 雙北哪些高中離捷運站近?2025公私立校園地圖一覽
▪ 會考志願選填/英語B++可填這間高中資優班 報名日期、特殊考點一次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