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仁醫走斑馬線遭公車輾斃 陳志金:這些悲劇什麼時候才可以不再發生?

地牛翻身!下午1時47分花蓮縣近海規模3.7地震 最大震度1級

被控洗錢罪判刑!「蔡依林恩師」不忍了 揭真相控檢察官強逼認罪

葉丙成性平調查下周首開會 教長鄭英耀:若違法絕不護短

教育部長鄭英耀(中)上午出席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列席備詢,針對政務次長葉丙成涉洩漏性平案當事人資訊請假接受調查是否逃避責任,鄭英耀表示這是配合調查的公平公正性,外界不宜過度猜測。記者杜建重/攝影
教育部長鄭英耀(中)上午出席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列席備詢,針對政務次長葉丙成涉洩漏性平案當事人資訊請假接受調查是否逃避責任,鄭英耀表示這是配合調查的公平公正性,外界不宜過度猜測。記者杜建重/攝影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因涉校園性平案洩密爭議,已向教育部請假一個月。民進黨籍立委持續關注性平案,今天指若葉丙成違反性平法,要求教育部不護短,教育部長鄭英耀也表示,屆時會和行政院長卓榮泰報告性平會決議,「不會護短。」

立法院今天舉行教育文化委員會,預計解凍33案,但朝野立委多關注葉丙成日前臉書貼文涉及洩漏大學性平案當事人個資,即便當事人反映,仍遲遲一個月不撤文,直至民進黨自家7名立委發難要求將葉送性平會調查,葉才願意刪除臉書貼文。

民進黨籍立委今紛紛上台質詢,立委郭昱晴表示,葉丙成日前在個人臉書、台大學生交流版上貼出2篇文,又葉有其高聲量、高追蹤人數,都已經造成當事人身心受創,該生多次向教委會委員求助,教委會為此曾向教育部反映2次,但教育部都發文是葉丙成的個人行為。

鄭英耀則表示,對學生的遭遇感到不捨,教育部性平會已組成調查小組,會從頭檢視台大處理流程,而台大是國內的標竿學校,但沒有於校園行政、治理落實關注學生權益,台大一定要改善;葉丙成為政務官,屆時會和行政院長卓榮泰報告性平會決議,若違法不會護短。

另針對台大的調查,學特司長吳林輝則說,教育部性平會會從監察院糾正文、法院起訴書重新檢視台大調查流程,若有重大違失,會評估是否重啟調查。

立委張雅琳也指出,「教育部處理速度太慢。」教育部應該樹立典範,確實還有精進的空間。性平會已經正式立案調查,何時會有調查結果,希望愈快愈好。

鄭英耀則回應,上周已經成立性平專案小組,葉丙成請假一事,本周一已讓性平委員都先看過,調查小組會於下周一召開第一次調查會議。教育部也希望調查愈快愈好,秉持公平公正,一個月內提出完整的調查報告。

張雅琳說,教育部應該檢討性平案件處理機制、強化個資保護制度,以及改善主管的責任和問責機制。鄭英耀也說,教育部若有同仁性平意識有所不足,會看如何增能、一起努力。

鄭英耀 葉丙成 教育部 台大

延伸閱讀

影/葉丙成涉洩性平案資訊 鄭英耀:誠實面對確實檢討

教育部封殺陸「國防七子」教長鄭英耀:7校院是我選的

葉丙成涉性平案請假一個月遭疑逃避質詢 教長鄭英耀解釋了

葉丙成被送性平會調查 若受懲處最終執行者仍是教育部

相關新聞

國防藥學系招生人數12年增3倍 藥師:供需失衡非民眾之福

日前教育部允許國內三家學士後醫學系新增招生名額,引發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主持會議,協調衛福部與教育部,維持國內130...

醫師增名額爭議未止 29醫團聲明「反對招生黑箱灌水」

近期清華、中興、中山三校醫學系名額擴增爭議,已不僅是技術問題,而是牽涉制度邏輯是否被顛覆、政策承諾是否遭破壞的嚴重議題。...

遭控經歷涉假 台大副校長:爆料非事實、將採法律行動

國立台灣大學副校長廖婉君被爆料,她聲稱研究獲得數個國際通訊標準認證,但經歷涉嫌誇大不實。廖今天透過律師提出聲明,指未有違...

葉丙成請假接受性平案調查滿一個月 教育部:調查進行中葉持續請假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臉書發文涉洩露學生性平案個資,民進黨立委要求將其送性平會調查,葉丙成後來請假一個月,教育部性別平等教...

繁星錄取台大醫高中生科展作品遭撤獎 中市教育局說話了

台中一名高中生今年繁星錄取台大醫學系,其科展得獎作品被認定違反研究倫理,遭撤銷參賽資格與獎項;台灣大學將開會討論該生錄取...

「高歌離席」不是成語!學子曝寫作文被打問號 原意跟「他」有關

在網路上經常可以看到「高歌離席」這個詞彙,然而近日有網友發現,這根本不是一句成語,甚至還有高中生把它寫進作文中,最後被老師用紅筆圈出並打上問號,才知道原來沒有這個詞。貼文曝光後,引發廣大回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