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MLB/大谷翔平「開門」1局飆159公里 隊友失誤後霸氣連飆2K

NBA/搶七大戰前震撼彈!杜蘭特轉戰火箭 「2+6」交易籌碼曝光

中央三點補助減輕學校負荷 新北議員盼專案業務需有專業背景

中央推出多元補助方案,提供教師協行行政、學務人力二擇一、副組長補助等三大類人力補助機制。圖/黃淑君提供
中央推出多元補助方案,提供教師協行行政、學務人力二擇一、副組長補助等三大類人力補助機制。圖/黃淑君提供

為協助全國中小學因應日益繁重的教學與行政業務,中央政府推出多元補助方案,協助地方政府與學校強化人力配置,紓解基層教育壓力。針對教師授課鐘點過重與行政負荷問題,提供教師協行行政、學務人力二擇一、副組長補助等三大類人力補助機制,新北議員黃淑君盼學輔人力辦理霸凌等案件須具專業背景。

中央政府新方案依學校規模與班級數量進行差別化支持。全學制學校均可依據普通班級數申請協行教師補助,補助節數從40至120節不等;純國中學校則可選擇增聘專責學務人力,每人每年補助經費達80萬元,或依班級數補助學務副組長人力。教育部也規劃先用後訓制度,允許人員進用後2年內完成培訓並取得相關學務課程時數,提升學校行政支援彈性。

針對大型學校行政負擔沉重的現況,中央也特別設計61班以上學校副組長方案,目前新北已有12所符合條件的學校可獲補助,每校最多可減授課鐘點費達560節。如學校已依法聘滿3位副組長,市府也可將補助額度轉作聘用一位協行人員強化學務行政,確保教育運作順暢。

新北議員黃淑君表示,基層學校長年苦無足夠人力分攤繁重行政任務,尤其導師與學務人員常需額外支援各項非教學性業務。中央此番釋出的補助計畫不僅具彈性,也提供可觀經費,新北市府應主動掌握校方需求,協助申請補助並落實人力到位。

她說,教育現場不是只有課本與考試,更需穩定行政機制。呼籲教育局應扮演關鍵中介角色,擬定新北市整體人力需求,逐校盤點、逐案申請,積極爭取中央經費,並且針對辦理霸凌、生教、性騷等案件的人力需具有專業背景加速保護當事者。

新北教育局表示,教育局依教育部去年6月公告減授課鐘點教師協行、國中61班以上設副組長及今年4月公告國中增設副組長或增置學務創新人力二擇一等補助方案,皆已於去年即協助各校辦理經費申請與核定,並視教育部撥款進度依規定補正撥款程序,本月7日已針對新增方案舉辦說明會,預計6月確認各校需求後啟動招聘。

同時對於原軍訓教官員額的學校,已依教官離退狀況轉聘學務創新人員,並鼓勵退伍教官或退休教師加入。為提高留任意願,自今年起實施調薪,強化人力穩定性。教育局持續全面盤點學校人力現況,協助各校妥善運用補助資源,減輕導師及學務人員負擔,讓教師專心教學、學生安心學習。

教師 人力

延伸閱讀

房屋稅爭議 新北財政局:主動逐一比對、溢繳稅款退稅

新北板橋府中遊龍天橋確定拆除!工程預估4個月至半年

板橋府中遊龍停擺封閉多時 拆不拆地方激辯

新北性平教育改革 議員黃淑君要求從形式邁向落實

相關新聞

「高歌離席」不是成語!學子曝寫作文被打問號 原意跟「他」有關

在網路上經常可以看到「高歌離席」這個詞彙,然而近日有網友發現,這根本不是一句成語,甚至還有高中生把它寫進作文中,最後被老師用紅筆圈出並打上問號,才知道原來沒有這個詞。貼文曝光後,引發廣大回響。

遭爆未利益迴避、涉圖利 葉丙成本人回應了

鏡週刊今天報導,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上任後辦理「總統盃AI素養爭霸賽」未盡利益迴避之責,恐涉及圖利。對此,他今透過教育部...

教長鄭英耀上任周年 全教總題減少校園濫訴等3大訴求

今天是520,也是教育部長鄭英耀上任屆滿一周年,全教總提出減少校園濫訴、落實精緻教育、遏止私校小聯考等建議,盼教育部能透...

教育部AI聯盟跟不上初選 學校批:搞一年了還搞不好

教育部大專校院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CA)上路將屆滿一年,本學期更擴張至55校,本報掌握,聯盟下學期將推出10門課。但...

董事會遭控圖謀校產 教育部證實蘭陽技術學院將解散清算

蘭陽技術學院自111學年度起停辦,高教工會日前指控,曾涉行賄、貪汙的校董,竟向教育部申請改辦為社會福利基金會。對此,教育...

北市這些學校孩子免掃廁所? 家長年出數十萬「全外包」

北市高中以下公立學校共236校,過半數校園廁所以學生掃除為主、委外清潔為輔,也有11校是家長會出錢協助清潔,其中不乏年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