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軍轟炸伊朗3處核設施…大陸外交部最新表態!強烈譴責加劇中東局勢

高雄國道7號拚2030年通車 仁武系統恐成全台最複雜交流道

新北性平教育改革 議員黃淑君要求從形式邁向落實

黃淑君表示市府必須正視性平政策的結構性問題,不能再以形式口號敷衍社會期待。圖/黃淑君提供
黃淑君表示市府必須正視性平政策的結構性問題,不能再以形式口號敷衍社會期待。圖/黃淑君提供

民進黨市議員黃淑君本月於新北市性別友善議員聚會中指出,新北市推動性平教育多年,卻始終停留在友善口號缺乏實質作為。她批評市府至今尚未全面落實聯合國倡議的全⾯性教育理念,反映在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問卷設計缺乏性別觀點,甚至強化愛滋污名與異性戀中心觀,與國際趨勢明顯脫節。黃淑君表示市府必須正視性平政策的結構性問題,不能再以形式口號敷衍社會期待。教育局表示性教育不等同性平教育,新北市同等重視。

根據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提供的資料,2025年新北市健康促進問卷仍包含懷孕是一件很糟的事、感染愛滋很丟臉等引導性負面語言,缺乏多元情境與尊重學生情感的題項設計。問卷未與醫療知識同步,也未呈現重要愛滋防治概念,不僅無助教育,反可能加深學生恐懼與歧視。黃淑君要求市府立即公開問卷設計與歷年數據,並邀集專家全面檢討調整內容。

黃淑君指出,雖教育部已明文納入全⾯性教育至課綱,但新北市未落實於教師研習、家長溝通與教材研發等層面。協會調查顯示第一線教師多數未受足夠訓練,亦承受保守家長壓力。黃建議教育局儘速委託專家提供在職進修課程,並系統盤點近年性教育施行狀況,公布場次、人數與主題,接受公民團體檢視,讓性別平等不再只是政策文件的漂亮名詞。

針對市府每年舉辦的模範父母選拔活動,黃淑君批評標準僵化,仍以家庭和諧、子女有成等主觀道德評分為依據,不僅讓父母付出淪為競爭標的,更排除單親、未婚育、同志家庭等多元樣貌。她主張參照高雄、新竹等地作法,取消分級競賽式選拔,改以母職故事徵件、展覽或出版方式,展現市府真正尊重與包容不同生命經驗的價值。

新北市目前仍未成立性別平等辦公室,無專責單位統籌推進政策,與台北、高雄等直轄市相較明顯落後。呼籲新北市府儘速設辦,編列專人專職,並設同志聯繫會報,邀集各局處與民間團體對話研議。若再拖延只會讓市府繼續在性別議題上口惠而實不至,徒留市民失望與疏離。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性教育關注生理上的身體變化、疾病防治與性行為風險防範;性別平等教育則重視性別意識的建立、多元性別理解與尊重關係的建立。兩者雖相互關聯,教育內涵與策略不同。新北市已明確將全面性教育納入今年性別平等教育核心主軸,結合師資增能、教材開發與校園宣導全面推展,強化教學內容的深度與廣度,去年即辦理共計31場次的破千人的知能及專業人員輔導研習,有效提升教師性平教育與課程設計之專業知能,研發「帶得走的數位性平教材」,並非僅停留於口號式推動。

針對「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問卷 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的命題設計是以強調學生對生理上性教育認知進行教學前後測認知探討。問卷針對不同學制階段設計多面向題項,內容涵蓋:針對學生對於性知識、性態度、接納愛滋感染者、危險知覺及拒絕性行為效能(高中)進行系統化的資料收集與分析,以提供學校及縣市政府教育局實施健康促進學校策略之參考。

教育局澄清問卷內容以共通性多元性別進行設計,並無侷限於兩性觀點或異性戀中心,了解建立關係及交往相處,亦尊重多元性別認同;問卷有關愛滋病防制部分,包含愛滋病防治與關懷,並能接納與關懷愛滋。題目設計包含正向題與反向題,讓學生可以多元思考提升正確性教育知識與態度。

舉例來說問卷國中版包含第7、9題明確評估學生是否願意與愛滋感染者共處,以及是否認同愛滋汙名(包含提高信效度的反向表述題)。顯示網路問卷設計已導入包含性別與愛滋病的反污名觀點,與國際倡議的性教育議題接軌。 此外,每學年度由新北市健康促進學校輔導委員及議題中心學校,依據教育部最新性教育議題指標及參考國際性教育趨勢滾動式編修問卷題目,避免製造刻板印象,提升性別敏感度與文化適切性。

教育局表示,新北市去年辦理性平教育到校輔導16場次、分區研習11場,另數位創新結合Pagamo平台辦理「數位性別暴力防治」互動教學活動,累計逾27萬人次參與,教材涵蓋防治性騷、情感教育、法治知能等多元議題,逐步建立尊重、理解與同理為核心的校園文化。持續透過系統性的專業推動機制,回應社會對性別友善校園的期待,亦虛心檢視各項執行細節,逐步朝向真正落實「全面性教育」的目標前進。

教育局 愛滋病 性教育 性別意識

延伸閱讀

新北浮洲都更遭批緩慢 議員籲市府重視居住安全

新北八成民眾建議幼兒園男廁加門 教育局表示須待中央指示

新北國小藏書六都墊底 教育局:總數量全國之冠

潛在危樓難補強 議員促新北放寬補助門檻、加快審查

相關新聞

「高歌離席」不是成語!學子曝寫作文被打問號 原意跟「他」有關

在網路上經常可以看到「高歌離席」這個詞彙,然而近日有網友發現,這根本不是一句成語,甚至還有高中生把它寫進作文中,最後被老師用紅筆圈出並打上問號,才知道原來沒有這個詞。貼文曝光後,引發廣大回響。

遭爆未利益迴避、涉圖利 葉丙成本人回應了

鏡週刊今天報導,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上任後辦理「總統盃AI素養爭霸賽」未盡利益迴避之責,恐涉及圖利。對此,他今透過教育部...

教長鄭英耀上任周年 全教總題減少校園濫訴等3大訴求

今天是520,也是教育部長鄭英耀上任屆滿一周年,全教總提出減少校園濫訴、落實精緻教育、遏止私校小聯考等建議,盼教育部能透...

教部規定高中以下學生手機集中管理 名嘴師吐槽:天真還是無知?

教育部長鄭英耀14日宣布,今(2025)年9月開學後,高中以下學生進入學校得要將手機集中管理…

教育部AI聯盟跟不上初選 學校批:搞一年了還搞不好

教育部大專校院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CA)上路將屆滿一年,本學期更擴張至55校,本報掌握,聯盟下學期將推出10門課。但...

董事會遭控圖謀校產 教育部證實蘭陽技術學院將解散清算

蘭陽技術學院自111學年度起停辦,高教工會日前指控,曾涉行賄、貪汙的校董,竟向教育部申請改辦為社會福利基金會。對此,教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