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仁醫走斑馬線遭公車輾斃 陳志金:這些悲劇什麼時候才可以不再發生?

地牛翻身!下午1時47分花蓮縣近海規模3.7地震 最大震度1級

被控洗錢罪判刑!「蔡依林恩師」不忍了 揭真相控檢察官強逼認罪

國際專修部缺華語教師 大學積極搶人鐘點費水漲船高

教育部開放重點產業系所擴大招僑外生或設國際專修部,近期國際專修部華語教師大缺人,各校多開出高鐘點搶教師。示意圖,非當事人。本報資料照片
教育部開放重點產業系所擴大招僑外生或設國際專修部,近期國際專修部華語教師大缺人,各校多開出高鐘點搶教師。示意圖,非當事人。本報資料照片

少子化與產業缺工,教育部開放重點產業系所擴大招僑外生或設國際專修部,依規定國際專修部學生首年需讀華語先修課,華語文測驗TOCFL達A2才可進入專班,否則就需回國。對此,近期不少開設國際專修班的大學大舉徵華語教師,連帶讓鐘點水漲船高,學校開出最高750至800鐘點積極搶人。

北部一所私立大學日前發文校內教師,指國際專修部好不容易招到學生,不能檢定未達A2就被退學,過去華語文相關科系畢業,或取得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證書才能從事華語教學,但近期放寬如中文、語文相關研究所畢業生,只要修畢對外華語教學師資培訓120小時以上,也能擔任國際專修部華語教師,希望教師鼓勵學生修讀。

因應龐大外生,近期數間私立大學、科大均開出徵才招募數名國際專修部華語教師,中華大學開出鐘點費最高750、文化大學800,明顯優於過往華語中心約500左右的鐘點。

北部一所國立大學教授坦言,華語教師近期供不應求,因此教育部開放相關科系加修專業,掌握初階華語、詞彙教學等就能上陣,且語言科系碩士畢業近年也不好找工作,學生不排斥,而因各校搶華語教師近期市場行情「很亂」,鐘點費最高曾有學校開出1200元,800、900均有,就為搶老師。

淡江大學華語中心主任周湘華談到,依規定國際專修部學生一周需上20小時華語,若一名華語教師願意接兩個班,一周上40小時,又專班鐘點行情約在650以上,接兩班的教師就能獲得10萬月薪,不少原先華語中心教師也趨之若鶩,紛紛轉去教國專班。

文藻外語大學華語中心主任廖淑慧表示,國際專修部外籍生大批來台,過去對華語教師的標準已難因應需求,但要控管教師品質,因此放寬如讓台文所等畢業生修畢培訓120小時也能教外籍生、儘速上陣,但不少學校仍反應找不到老師,文藻因此也開放幫其他學校代訓學生。

但周湘華也指出,現在確實是不錯的進場時機,但建議選擇有口碑的大學華語中心、考取證照,否則政策一波動很難不受衝擊,也建議再具備第二語言,如取得法、德語等B1證書,符合未來外派條件。畢竟該波僅是國內市場暢旺,又既然從事華語教學,建議教師要有能力出國看看,真正的大市場仍在海外。

中華大學國際專修部鐘點亦可達700。圖/讀者提供
中華大學國際專修部鐘點亦可達700。圖/讀者提供
文化大學國際專修部開出最高800的鐘點。圖/讀者提供
文化大學國際專修部開出最高800的鐘點。圖/讀者提供

華語 科系 教師

延伸閱讀

關渡學熊本落地再提升 結合資源推進智慧健康長壽社區

川普砍補助、嚴核簽證 漸多美國學生改去加拿大讀大學

1975年小說「拒絕聯考的小子」大賣 同名電影也叫座!

活化舊營區變身社區共創基地 樹德科大獲2025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

相關新聞

國防藥學系招生人數12年增3倍 藥師:供需失衡非民眾之福

日前教育部允許國內三家學士後醫學系新增招生名額,引發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主持會議,協調衛福部與教育部,維持國內130...

醫師增名額爭議未止 29醫團聲明「反對招生黑箱灌水」

近期清華、中興、中山三校醫學系名額擴增爭議,已不僅是技術問題,而是牽涉制度邏輯是否被顛覆、政策承諾是否遭破壞的嚴重議題。...

遭控經歷涉假 台大副校長:爆料非事實、將採法律行動

國立台灣大學副校長廖婉君被爆料,她聲稱研究獲得數個國際通訊標準認證,但經歷涉嫌誇大不實。廖今天透過律師提出聲明,指未有違...

葉丙成請假接受性平案調查滿一個月 教育部:調查進行中葉持續請假

教育部政務次長葉丙成臉書發文涉洩露學生性平案個資,民進黨立委要求將其送性平會調查,葉丙成後來請假一個月,教育部性別平等教...

繁星錄取台大醫高中生科展作品遭撤獎 中市教育局說話了

台中一名高中生今年繁星錄取台大醫學系,其科展得獎作品被認定違反研究倫理,遭撤銷參賽資格與獎項;台灣大學將開會討論該生錄取...

「高歌離席」不是成語!學子曝寫作文被打問號 原意跟「他」有關

在網路上經常可以看到「高歌離席」這個詞彙,然而近日有網友發現,這根本不是一句成語,甚至還有高中生把它寫進作文中,最後被老師用紅筆圈出並打上問號,才知道原來沒有這個詞。貼文曝光後,引發廣大回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